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一直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基本方式,共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隔代教育在我国自古有之,但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育,而如今隔代教育再度兴起,并不断的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削弱了亲子教育的地位与影响。再加上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的弊端,便不断的受到质疑,学者们也开始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经过不断的探索,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存在的合理性逐渐得到认同,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与隔代教育的存在与否没有直接的联系,关键在于如何使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衔接,使两种教育方式取长补短,把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降到最小,实现两种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本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天鹅花苑小区为例,笔者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在天河区长兴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习两个月,通过在社区宣传中对小区居民的访谈及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小区内的隔代教育家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在此类家庭中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使得祖辈与父辈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产生冲突,同时困惑于如何使隔代教育更好的服务家庭教育和科学的实施家庭教育方面,再加上现今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普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实现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衔接从而保证家庭教育的质量有强烈的需求。本研究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开展相关的教育小组,从这种新的介入领域发现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在教育目的和沟通需求上具有一致性,而且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互补性,由此证实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在现实中具有实现衔接的可能性。在进行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可通过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指导、社区建立长期指导场所、建立国家级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威机构及地方家庭教育责任机构等途径进一步拓展实现两代教育衔接,最后建议在综合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与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借助优势视角开展两代教育衔接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