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速转型时期,随着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初具雏形,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社会团体参与社会治理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妇联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群团组织之一,当前面临着党和政府给予的新考验,一方面是“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是“深化妇联改革”。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不但能够让妇女群众的需求更快速地传达到党委、政府,也能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并且不断优化当前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实现妇联组织对社会治理的有效参与,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通过案例研究,对临海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障碍及其原因,并结合国外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及我国其他群团组织在改革背景下参与社会治理的阶段性成果,提出我国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经过研究,得出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职能边界不清、资金保障不足、缺乏专职人才、工作方式相对落后,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还是以辅助为主,有效手段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妇联组织的职能缺乏法律赋权,组织结构相对单一,并且妇女工作者综合能力不足,缺乏社会化工作机制。结合妇联组织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妇联组织的制度和体系。构建新结构,扮演好三重角色,理顺妇联与政府的关系,推动妇女参与服务国家和社会。通过加强自身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获取各界资金支持,夯实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坚持党建带妇建,强化与其他治理主体的互动,保持和增强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搭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创新项目化运作的活动载体。参与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提升妇联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