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越战争是吴越两国长达近四十年的生死之搏,前后进行了槜李之战、夫椒之战、姑苏之战、笠泽之战、越围吴之战等几次大战,最终越王句践灭吴,北上中原而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任霸主。关于“槜李”、“夫椒”等战地的地理位置已有不少著述进行了论证。本文在概述吴越两国历史源流之后,梳理了吴越战争时期的相关地理状况,包括春秋时期吴越一带的水域环境及交通、吴国姑苏台和越国都城的变迁、吴越主要军事设施、吴越之间疆界的演变等,并着重就吴越战争五次大战中越军的进军路线进行了详细考证。研究结果认为:槜李之战中越军是从都城埤中出发,经西小江至固陵,再沿通陵江达于携李;夫椒之战中越军从埤中出发,经固陵转笤水抵于太湖椒山;姑苏之战时,越军一路从大越出发,经若耶溪入后海,再沿东江而兵临姑苏,一路出杭州湾,沿海入淮水阻击夫差;笠泽之战时越军从大越出发,经若耶溪至后海,再沿东江抵达笠泽,并过没溪追击吴军至姑苏郊外;越围吴之战时,越军由东江进至姑苏郊外,筑越城困吴,三年后由越来溪攻入姑苏城,并追杀夫差至姑苏山而灭吴。最后,本文探讨了越灭吴对战国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在以后吴越经济区、文化区的形成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