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参与灰树花固态发酵及两者相互影响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地区药食同源谷物苦荞、薏仁米作为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质,菌丝体在此培养基上能够正常的生长,且菌丝颜色洁白,结构致密。添加不同比例的中药天麻0~50%(g/g)参与灰树花发酵,以基质中总黄酮的分解程度、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以及灰树花生长速率确定最佳天麻添加比例为40%。在40%的天麻添加量时,相较于空白组(0%),灰树花参与发酵12d后,对总黄酮的降解能力提高了1.3倍,显著高于空白组;对纤维素酶活(滤纸酶活性、外切葡聚糖酶活性)以及淀粉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灰树花生长速率达到0.86cm/d。灰树花生长发酵对天麻四种主要成分的分解和转化程度因天麻不同添加量而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天麻添加比例为10%,灰树花分解对羟基苯甲醇及对羟基苯甲醛的能力最为显著,并且天麻添加比例为10、20、30、40、50%均能够提高巴利森苷的含量,其中50%天麻添加量转化效果最为显著。将中药与药食用真菌有机结合,探究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确定在天麻添加比例为40%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灰树花的生长代谢,表明中药促进灰树花固态发酵及其生长的理念是可行的。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S-SPME-GC-MS)对发酵阶段基质挥发性成分检测,共检测到276种挥发性成分。5个不同发酵阶段(0、6、8、10、12d)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成分分别为烷烃类、酮类、醇类、醛类、酯类、苯类、呋喃类、酚类。发酵0d(未发酵组)挥发性成分种类为115种,相较于发酵0d组,4个不同发酵阶段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1、28和15种成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酮类、醛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都得到了提高,这四类化合物在风味上主要呈现出果香、菇香和草香等愉悦的香气,说明灰树花在发酵的不同阶段,对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整体发酵基质的嗅觉感受,利用经灰树花菌丝体发酵的菌质开发为健康食品或茶饮,为其在嗅觉感受上被消费者接受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对固态发酵过程基质中总黄酮、总蛋白、游离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总蛋白、以及醇溶性多酚在发酵过程中,相较于0d,这三类活性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在发酵12d后,相较于0d,总黄酮含量降低了80.99%、总蛋白含量降低了61.79%、醇溶性多酚降低了17.74%,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含量相比于0d,均有所提高;水溶性多酚含量在发酵12d后,相较于0d,含量显著升高了32.67%,同时在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在第10d达到了最大量,与0d相比,升高了39.66%。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滤纸酶(Filter paper enzyme)、外切葡聚糖酶(exoglucanase)和淀粉酶(amylase)的酶活在发酵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内切葡聚糖酶(CMC)的活性在第7d达到最大酶活(27.20±0.14U/m L),7d后,其酶活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其他三种酶滤纸酶(FPA)在第9d达到了最大酶活(20.49±0.12U/m L),外切葡聚糖酶(CBH)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8d达到了最大酶活(81.30±0.26U/m L);淀粉酶的活性呈现与外切葡聚糖酶(CBH)相同的趋势并在第8d达到最大酶活(30.57±0.33U/m L)。通过探究发酵阶段基质中活性成分以及酶活的变化规率,为研究灰树花对植物活性成分分解代谢及新成分的生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比发酵组和未发酵组各自的水提物及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清除效果和铁原子还原能力、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以及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四种提取物(0~6mg/m L)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清除能力均呈现剂量依赖性,而且清除率规律都符合:FWE(发酵水提物)>NFEW(未发酵醇提物)>NFWE(未发酵水提物)>FEE(发酵醇提物);FWE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相比NFWE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发酵基质醇提物(FEE)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在相同浓度下显著高于未发酵基质(NFEE),FEE在50μg/m L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了34.91±0.71%和26.30±1.85%。基于以上的实验,我们拓展了药食同源谷物苦荞、薏仁米资源的利用加工方式。通过添加天麻参与灰树花固态发酵,能够促进灰树花的生长代谢,利用真菌灰树花对天麻主要成分的分解和转化的现代生物转化技术丰富了中药天麻的加工及炮制方式。发酵同时能够改善基质材料的风味,并且显著促进了水溶性多酚的含量,增加了基质的抗氧化、降血糖和肿瘤抑制效果等生物活性,为今后食药用菌发酵转化谷物类产品提供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是苹果园标准化管理的重点,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基础保障。在陇东地区果品生产中,苹果树腐烂病是苹果园管理中最常见最难防治的病虫害之一。一、常见症状类型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由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所引起,主要发生部位在主干、主枝,也可发生在侧枝、辅养枝及小枝,严重时还可侵害果实。陇东地区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苹果树腐烂病的表现也不一样。在湿润环境条件下果园溃疡型腐烂病症状表现较多
期刊
瓜环(Q[n]s)同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一样归于大环家族,其拥有极性端口和疏水性的空腔,其结构高度对称。由于主客体化学主要针对弱相互作用力(非共价键间的)来展开研究,所以瓜环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在主客体化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普通瓜环的溶解性比较差,充分限制了瓜环研究的发展。所以对溶解性优异的环戊基瓜环的研究与应用能够补全这一短板。含氮杂环类化合物有着独特的高内吸性、低毒性以及生物活性,是众多农药
癌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方向,由于癌细胞的耐药性而导致抗癌药物作用下降是化学药物治疗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长期使用化学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尿毒,神经毒性和肝毒性等,开发新的高效低毒药物小分子迫在眉睫。喹唑啉酮结构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疟、抗微生物、抗炎药、抗惊厥、抗高血压等,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腙结构由于其多样的配位结构和靶标的结合模式,一直以来在抗肿瘤、抗细菌和抗病毒等药物中应用。本研究
蝉花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形成由菌丝特化而成的菌膜结构,对蝉花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虫生真菌蝉花为研究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了解蝉花在土壤和空气环境中的细菌群落差异以及细菌群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潜在功能进行预测;然后观察蝉花在土气环境下菌膜的表观形态;再利用蝉花菌膜作为过滤介质对土壤细菌进行过滤,验证其是否对环境细菌具有选择滤过作用;最后通过稳定同位素15N标记技术对蝉花和土
镜面抛光新工艺张大庆作为热心的天文爱好者,我在九年前上高中时就开始进行天文反射镜面的磨制。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感到在遇到的所有难题中,抛光阶段镜面上检定出的各种面形误差是最让人伤脑筋的。有些误差,如“塌边”,几乎是难以抛光修正的,常常是经过了许多个不眠...
期刊
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加大了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总量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引入激励相容机制,来实现特定结构性目标。在实践过程中,特定结构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特定金融机构的行为选择,地方法人银行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激励相容机制是否可以有效调动地方法人银行运用的内在积极性,是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拟从地方法人银行行为
赖氨酸是家禽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家禽营养的研究热点。本试验旨在探究赖氨酸水平对贵州黄鸡生长和采食的影响,以确定0~6周龄贵州黄鸡日粮赖氨酸最适需要量,同时采用RNA-Seq和代谢组学技术挖掘赖氨酸调控采食的关键基因和标志代谢物,探究日粮赖氨酸通过下丘脑调控家禽采食量的分子机制,为家禽的采食量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0~6周龄贵州黄鸡赖氨酸的需要研究选取1日龄贵州黄鸡雏鸡40
铁皮石斛作为药食同源类植物,含有多糖、石斛碱、酚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醋是一种酸性的健康食品,被广泛用作调味品或制成饮料直接饮用,其自身具有降血糖、抑菌、抗疲劳等功效。将二者相结合,既能更好地发挥醋的保健功效,又能为铁皮石斛产品多元化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以铁皮石斛为原料,采用超声处理铁皮石斛鲜榨浆液以提高其多糖含量。以超声处理后的铁皮石斛浆和大米糖化液为原料利用酵母菌与植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是一种蔷薇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的刺梨资源最为丰富。刺梨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SOD、黄酮、多糖、多酚和三萜等物质。刺梨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刺梨对坏血病、糖尿病、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着积极治疗效果,是一种药食两用型水果。但是,刺梨中含有大量的单宁,导致其口感酸涩,大多数人难以接受。本论文利用副干酪乳杆菌SR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