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聚表面活性剂是提高表面活性的一个重要突破,为实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极具商业价值,为此,它已成为当今界面和胶体化学研究的热点。有关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已有不少报导,但真正工业化的只有几种,为促进该类新颖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采用廉价原料和环境友好的工业路线,合成了一种含酯基易降解的新颖三长链三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十二烷基二甲基-2-羟丙基)-柠檬酸三酯氯化铵(CTTAC)。具体研究了CTTAC的最佳合成工艺路线,并对合成出的产物结构,通过IR和~1HNMR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对CTTAC的表面活性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对CTTAC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 具体结果如下: 1):采用柠檬酸、环氧氯丙烷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三烷基三季铵盐CTTAC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及环氧氯丙烷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0∶3.00∶3.05,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2h,溶剂异丙醇的用量为柠檬酸物质的量的33.5倍,在此条件下可得到收率为93.10%的目的产物CTTAC。 2):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以及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CTTAC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γcmc,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比CTTAC的cmc值约为它的大概1/45,是双十二烷基表面活性剂的1/4,是文献中报道的不含酯基的十烷基三聚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大概1/3。 3):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CTTAC的胶束聚集数。发现CTTAC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强烈影响其胶束聚集数,在6~12倍cmc浓度时CTTAC的聚集数随浓度变化不明显,N大致在15左右。 4):对CTTAC表面活性剂杀菌性能进行研究,CTTA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的杀灭效果,CTTAC对大肠杆菌的同样有很强的杀灭力。对CTTAC的起泡能力及去污能力研究发现起泡和稳泡能力较低,去污能力较阴离子表面活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