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人际冲突处理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际冲突处理型态量表、护士情绪管理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工作-家庭支持量表,对川东北地区25家二三级医院的37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使用依次检验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发生人际冲突最多的对象为患者及家属,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各维度的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逃避(3.69±0.61)分、整合(3.55±0.68)分、让步(3.09±0.67)分、支配(2.74±0.70)分。2.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医院级别、学历、工作年限、急诊科工作年限、职称、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性格、是否接受过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平均每年接受人际沟通技巧方面培训的次数以及在工作中是否经历过暴力事件的急诊科护士的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总分为(47.81±6.56)分,总体得分率为66%。其中情绪觉察、情绪运用、情绪调整、情绪表达四个维度的得分及其得分率依次为(13.64±2.10)分、68%,(10.70±1.49)分、67%,(7.94± 1.55)分、66%,(15.52±2.86)分、65%。4.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50.68±10.77)分。其中观点采择、同情关注、想象力、个人痛苦四个维度的条目均分依次为(2.53±0.69)分、(2.43±0.72)分、(2.19±0.68)分、(2.06±0.75)分。5.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支持总分为(92.64±25.88)分。其中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领导支持、组织支持四个维度的条目均分依次为(3.46±1.02)分、(3.39±0.99)分、(2.99±0.99)分、(2.86±0.95)分。6.急诊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的整合维度与情绪管理、工作-家庭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与共情能力总分及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注维度呈正相关;让步维度与情绪管理总分及情绪觉察和情绪表达维度呈正相关,与共情能力总分及观点采择维度呈正相关,与工作-家庭支持总分及组织支持和领导支持维度呈正相关;逃避维度与情绪管理总分及情绪觉察、情绪表达、情绪调整维度呈负相关,与共情能力总分及想象力、同情关注维度呈负相关,与工作-家庭支持总分及领导支持维度呈负相关;支配维度与情绪调整维度呈负相关,与个人痛苦维度呈正相关。7.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护理工作热爱程度、情绪管理和共情能力是急诊科护士采取整合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中是否经历过暴力事件和共情能力是急诊科护士采取逃避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医院级别、护理工作热爱程度、工作中是否经历过暴力事件是急诊科护士采取让步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和工作中是否经历过暴力事件是急诊科护士采取支配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8.共情能力在工作-家庭支持与逃避方式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在工作-家庭支持与整合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情绪管理在工作-家庭支持与整合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6%。结论:1.护患冲突是急诊科护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冲突,急诊科护士最常采用的人际冲突处理方式为消极的逃避,最少采用的方式为支配。2.急诊科护士的情绪管理和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或中等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高。3.急诊科护士从工作中得到的支持低于从家庭中得到的支持。4.性别、医院级别、护理工作热爱程度、工作中是否经历过暴力事件、情绪管理及共情能力是急诊科护士采取不同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5.共情能力在工作-家庭支持和人际冲突处理的逃避方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工作-家庭支持和人际冲突处理的整合方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管理在工作-家庭支持和人际冲突处理的整合方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6.护理管理者可从提升急诊科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共情能力着手,并更多地给予政策、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同时鼓励护士从家庭中获得更多的支持来提高其人际冲突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