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部分地区黄华属根瘤菌生物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述了根瘤菌多样性、分类和多相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数值分类的基础上,利用PCR-RFLP技术对35株黄华属根瘤菌的16S rDNA,nodA和nifH 3个基因片段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首次系统地对西北部分地区黄华属根瘤菌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初步确定了黄华属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对黄华属根瘤菌进行105项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黄华属根瘤菌具有及其广泛的碳、氮源利用谱,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如60%的菌株可以耐受3%的NaCl,对抗生素及染料也有较好的抗性,如能耐某些高浓度(300μg/mL)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盐碱、干旱、低温的地区环境长期驯化的结果。所有供试菌株在74%的相似水平上聚在一起。在92.4%的相似水平上,绝大多数菌株能够按照种的不同彼此很好的分开,主要分为6个表观群,其中群Ⅲ,群Ⅵ没有与已知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可能是是潜在的新种或属。在16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16S rDNA全序列系统发育地位分析,揭示供试根瘤菌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这些菌株分布在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的系统发育分支上。其中分离自甘肃的5株以CCNWGS0011和CCNWGS0010-1为代表的根瘤菌构成独立的分支,可能为潜在的新种;菌株CCNWGS0022首次与从法国菜豆根瘤菌中确定的新种R. giardinii聚在一起,相似性为98.9%,可能为Rhizobium属中不同于其它已知种的新种;以CCNWGS0021-2为代表的2株分离自披针叶黄华的根瘤菌构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们与根瘤菌目橙单胞菌科橙单胞菌属(Aurantimonas)中首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新种Aurantimonas altamirensis S21BT的相似性较高,达到99.6%,全序列相差5个碱基,目前尚未有人从根瘤中分离出橙单胞菌属菌。利用PCR-RFLP技术对黄华属根瘤菌的nodA和nifH基因片段进行研究,发现来自中慢生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属、根瘤菌属系统发育分支的菌株都得到了nodA PCR扩增产物和nifH PCR扩增产物,而来自土壤杆菌属系统发育分支的的7株供试菌株都没有得到nodA PCR扩增产物和nifH PCR扩增产物。以供试菌株的nodA和nifH基因全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黄华属根瘤菌具有很大的结瘤基因(nodA)和固氮基因(nifH)遗传多样性,具有10种不同的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的28株黄华属根瘤菌具有8种不同的nodA PCR-RFL P遗传图谱类型和9种不同的nifH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来自S. meliloti的具有相同的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的10株菌具有3种不同的nod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和3种不同的nifH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而来自独立分支的以CCNWGS0011和CCNWGS0010-1为代表的4株根瘤菌,不但具有相同的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而且具有相同的nifH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此外,来自不同种的具有不同16S rDNA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的菌株却具有相同的nodA和nifH PCR-RFLP PCR-RFLP遗传图谱类型,这说明nodA基因和nifH基因可能在根瘤菌的不同种间发生了水平转移。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两大内容:一、纤维堆囊菌So9733-1木聚糖酶XynB结构域功能研究;二、四种人源肝脏蛋白的异源表达纯化和晶体生长。重点是XynB结构域功能研究。 一、纤维堆囊菌So97
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产于亚洲东南部,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所产阴香籽含油量高,其油脂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月桂酸,不仅可以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而且还可以用作合成单脂肪酸甘油酯(简称:单甘脂)的绿色纯天然植物原料,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笔者以阴香籽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其出油率、油脂理化性质、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
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 WYD)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蚜虫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常造成巨大损失。小麦的近缘种-中间偃麦草对大麦黄矮病毒具有高度抗性,它至少包含三个抗黄矮病基因,分别定位于7St、7E和2Ai-2染色体上。其中有一个基因被精确定位在中间偃麦草7X(St)染色体长臂端部,被命名为Bdv2。通过远缘杂交与生物技术已将中间偃麦草的
本研究以常规玉米品种农大108为对照,从种子发芽和植株幼苗两个阶段对杂交玉米品种黔玉3号的耐旱、盐、酸雨和贫瘠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和鉴定,并研究了干旱和盐胁迫对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其在耐旱和耐盐方面的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6%、12%和18%)、NaCl(50、100和150mM)、H_2SO_4:HNO_3(5:1)和不完全Hoagland溶液模拟干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为巴氏杆菌科的一种短小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感染猪的一种呼吸道病原菌,其与其它呼吸道病原共同作用,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但由
本论文以西北地区尾矿区天蓝苜蓿根瘤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有16S rDNA PCR-RFLP及全序列分析,IGS PCR-RFL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是活化T淋巴细胞的一种表面分子,与CD28分子竞争结合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B7分子,在免疫应答中起负调节作用。CTLA-4的IgV区保持与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