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活检标本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探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i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全球八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12年及2018年发表的全球癌症状况数据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全球第7位,死亡率居全球第6位。食管癌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布,其高发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如河南、河北、安徽等,其中河南林县多年来一直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腺癌(adenocarcinoma,AC)、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等,在我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食管癌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两部分,且临床诊断均需病理诊断证实。临床诊断需借助内镜检查,包括普通白光内镜(whitelight endoscopy,WLE)、色素内镜、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等;影像学检查,如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其中内镜检查是连接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桥梁。内镜下的活检病理诊断是食管癌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诊疗起着直接导向作用。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内镜活检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并不理想,存在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其原因有待探究。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但同时又对后续的诊疗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内镜活检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研究对部分ESCC病例的病理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近年来活检诊断ESCC的准确性,分析可能与低诊或漏诊相关的因素及有助于诊断浸润性癌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同时结合影像学及内镜特征,探寻提高活检标本诊断ESCC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期间经传统手术/ESD切除并进行术前活检的ESCC病例共901例,调取其术前最后一次活检与术后(传统手术/ESD)HE切片,由两名病理医师分别诊断,对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切片进行对比分析,筛选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病例,纳入不一致组,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例为一致组。进一步观察比较活检与术后切片,探寻导致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因素,以及可能提示浸润性癌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同时查询内镜和影像学报告,探讨对病理诊断的辅助作用。2.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数值(n)或百分比(%)表示,资料之间的比较运用x2检验,对于理论数T<1或n<40的数据,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处理,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01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术前活检标本诊断鳞状细胞癌785例,诊断一致率为87.1%(785/901),116例活检标本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不一致率为12.9%(116/901)。在活检与术后诊断不一致的病例中,有12.2%(110/901)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包括鳞状上皮“原位癌”),0.5%(4/901)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0.1%(1/901)诊断鳞状上皮乳头瘤样增生,0.1%(1/901)诊断黏膜慢性炎。2.在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有87.9%(102/116)的病例与内镜取材相关,其余12.1%(14/116)的病例主要与病理低诊/漏诊相关。在这102例与内镜取材相关的病例中,有85.3%(87/102)存在活检取材较表浅问题,有69.6%(71/102)的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另外,结合术后病理,116例活检与术后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有64例(55.2%)癌浸润表浅,为早期食管癌。而在785例活检与术后结果一致的病例中,有15.3%(120/785)的病例存在内镜取材问题,均为活检取材表浅,有10.2%(80/785)的病例癌浸润表浅。经统计学分析,活检取材表浅、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和癌浸润表浅是导致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因素(P<0.05)。3.在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有19.0%(23/116)的活检标本存在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有26.7%(31/116)存在“原位癌”样结构。在785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的病例中,有29.4%(231/785)存在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有61.5%(483、785)存在“原位癌”样结构。经统计学分析,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鳞状上皮“原位癌”样结构等形态学表现提示可能存在浸润性癌(P<0.05)。4.901例患者的WLE最多表现为食管肿物或溃疡(54.3%,489/901);碘染色均表现为病灶处浅染或不染(100%,114/114);超声内镜最多表现为食管壁异常回声(40.5%。68/168)。785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的病例全部进行了 WLE检查,最多表现为食管肿物或溃疡(61.5%,483/785);有107例行碘染色,均表现为病灶处浅染或不染;有132例行超声内镜检查,最多表现为食管壁异常回声(44.7%,59/132)。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了 55.2%(64/116),早期食管癌与进展期食管癌的WLE和超声内镜表现存在差异(P<0.05)。116例全部进行了 WLE检查,其中63例(63/116)表现为食管黏膜隆起或结节,且33.3%(21/63)的病例为早期食管癌;41例(41/116)表现为食管黏膜粗糙或糜烂,且85.4%(35/41)为早期食管癌;6例(6/116)表现为食管肿物或溃疡,其中2例(2/6)为早期食管癌;5例表现为食管黏膜色泽改变,均为早期食管癌。116例中,另外有34例行碘染色,均表现为病灶处浅染或不染。有36例行超声内镜检查,25.0%的病例(9/36)表现为食管壁异常回声,38.9%的病例(14/36)存在食管壁层次紊乱,36.1%的病例(13/36)表现为食管黏膜层增厚。由此可见,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表现呈现多样性,且在WLE下典型的肿物/溃疡性表现较少见,这些内镜的表现对早期癌的存在均有提示作用,可对病理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5.901 例 ESCC 的 CT(74.5%,596/800)和 MRI(100%,2/2)最多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最多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70.9%,359/506)。在785例活检与术后结果一致的病例中,有702例行CT检查,最多(80.2%,563/702)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有443例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最多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73.8%,327/443);有2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11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了 55.2%(64/116),且早期食管癌与进展期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P<0.05)。116例中有98例进行了 CT检查,有63例(63/98)表现为食管管壁增厚或并强化,63例中有49例(77.8%,49/63)为早期食管癌;33例(33/98)表现为食管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2/33)为早期食管癌;2例(2/98)表现为食管管腔狭窄,其中1例为早期食管癌。63例进行了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有32例(32/63)表现为充盈缺损或龛影,包括10例(10/32)早期食管癌;24例(24/63)表现为食管管壁僵硬或不规则,16例为早期食管癌,占66.7%(16/24);6例(9.5%,6/63)表现为食管黏膜紊乱,均为早期食管癌;1例(1.6%,1/63)表现为食管管腔狭窄,亦为早期食管癌病例。由此可见,早期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性,而占位性表现不典型,这些影像学的表现或许对活检病理诊断具有提示性。结论1.活检取材表浅、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癌浸润表浅等因素是造成内镜活检与术后诊断不一致的常见及主要原因。当发现活检取材问题时,病理医师应及时与临床沟通,避免低诊/漏诊。2.鳞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和“原位癌”样结构等形态学表现对浸润癌的存在具有提示作用。当观察到上述结构时,应谨慎诊断,必要时结合内镜及影像学表现,避免低诊/漏诊。
其他文献
冰逸是当代中国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艺术家,她的突出贡献在于其水墨语言所承载的完整世界观,以及在艺术项目中思想驱动下的跨界和创造力。她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圣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ncRNA)分子被发现,这些ncRNA被相关研究证明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突变或者失调可能是人类多种疾病的诱因。因此,系统的研究ncRNA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意义重大,然而,通过传统的生物实验方法去挖掘致病ncRNA的信息,不仅时间周期长,而且费用高。因此,开发高效的方法来发现致病ncRNA的相关信息是当前生物信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新型电能传输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对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错位的敏感度更小,因此目前有大量机构研究该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于谐振状态是进行高效能量传输的前提,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易因负载变化和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工作于谐振状态,从而导致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降低。为
围绕中心、主动作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创新履职方式,拓展履职渠道,增强履职实效,邯郸市永年区一届政协换届之年,工作呈现诸多亮点,政协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
目的:探讨玻璃化冻存活检肿瘤组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尝试基于薄层切片体外培养技术建立一种全新高效的体外抗肿瘤药敏实验模型。方法:从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获取直肠癌肝转移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对VD模型大鼠脑区神经血管单元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化瘀通络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分出假手术组大鼠15只后,采用改良两血管阻断(2-V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撤村建居正在进行。作为一种过渡型社区,“村改居”社区是城乡二元结构转向城乡一体化这一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进程中的一种
社会在高速发展下积聚了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尖锐的对立面。眼下,要解决生态问题给人类带来的重重威胁,就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就成为了目前国家政府、乃至全球各国高度重视的一项举措。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重要且必要的突出地位。而中小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他们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写作作为语言的输出部分,是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英语写作教学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