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的立体视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zqre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是后天性共同性外斜视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以往对其立体视的研究都将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分开进行,或对整个后天性共同性外斜视进行研究,忽略了恒定性外斜视有一部分为间歇性外斜视失代偿发展而来。本研究先制定了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的筛选标准,通过比较两种类型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的立体视恢复情况证明此筛选标准有意义,然后将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术后总体立体视的恢复,手术年龄和外斜病程对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影响以及最佳手术时机等问题。近立体视的检查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远立体视的检查采用同视机,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每例患者进行远近立体视的检查。通过对48例间歇性外斜视或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研究发现:(1)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前远立体视损害早且严重,近立体视损害相对较轻;术后立体视的恢复是由近到远的,远立体视的恢复通常需要较长时间。(2)从手术年龄来看4~7岁组术后立体视的恢复和改善明显优于其余2组(P<0.05),其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远近立体视。(3)从外斜病程来看,≤5年组术后立体视的恢复和改善又明显优于>5年组(P<0.05)。(4)反过来观察,那些术后获得正常远近立体视的患者也都是手术年龄较小的、外斜病程较短的患者。证明早期及时的手术将有利于立体视的恢复和改善,这里的早期即指年龄不超过7岁,外斜病程不超过5年。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家免实验模型构建 目的:建立稳定的、类似人类肝脏纤维化自然病程的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了解模型动物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为干预性实验用药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ESC在体外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及自由分化过程中,Notch-bHLH信号转导系统主要成员Notch1、Mash1和NeuroD蛋白及mRNA的时空表达情况和意义,以探讨ESC神经
目的 建立可控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心肌缺血日负荷对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