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Meta分析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世界范围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ACE I/D)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明确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发病是否相关。方法全面检索有关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文献,制定统一的检索策略,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医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Google以及参考文献检索等手段。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再依据制定的质量评价表,对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对二分类变量使用Mantel-Haenszel法进行合并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用Q值和I2检查各独立研究的异质性,异质性检验水准设为α=0.1;潜在的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依据制定的统一检索策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77篇,再依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独立研究共26篇,总共7094例受试对象。经过质量评价,11篇文献为高质量研究,15篇文献为中等质量研究。经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在显性模型下(DD+IDvs I I):OR=1.30,95%CI=(1.11,1.52),P=0.001;隐性模型(DDvs ID+II):OR=1.44,95%CI=(1.19,1.75),P=0.0002;共显性模型(DDvs II):OR=1.59,95%CI=(1.26,1.99),P<0.0001以及(I Dvs II):OR=1.16,95%CI=(1.02,1.32),P=0.02;等位基因比较(Dvs I):OR=1.30,95%CI=(1.15,1.48),P<0.0001。再分别对脑小血管病的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种族进行分析,多数遗传模型下可得到类似结果。结论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说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相关,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以增加该疾病的患病风险。在亚洲人和高加索人中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发生显著相关,该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显著相关。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小随机误差和野值对车载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以“当前”统计模型为基础,结合车载测速仪实际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trackingimaging,STI)探讨急性心梗患者不同时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手段。  方法:  分析1例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成功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病例特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表达水平的差别,探讨GDF-15的表达水平与CH
[目的]研究新的高危妊娠筛查方案,提高孕期重点人群管理质量。[方法]采用资料查阅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上海市高危妊娠筛查现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新的重点疾病筛查方案并在
就电视台管理经营模式而言,我国各级电视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地从部门中心制向频道中心制(以下分别称部门制和频道制)转型。应该说,我国的频道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