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熔体处理、铸造方法和热处理工艺,本文以D357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熔模铸造工艺下的变质、型壳预热温度、铸件壁厚、热处理工艺参数对D357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型壳预热温度为100℃时,合金组织细小均匀,且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但充型能力差,导致薄壁件无法充满。在型壳预热温度为200℃时,铸件基本可以充满型腔。型壳预热温度为300℃,合金液能很好的充满薄壁处,但力学性能较差。经过Na或Sr变质的D357铝合金,与未变质的合金相比,硅由板条状改变为纤维状。通过对比Sr和Na变质组织,看出Sr变质其组织枝晶更加细化,共晶硅相更细小。探讨了不同壁厚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薄壁处合金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合金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随着铸件壁厚增加,合金组织粗大,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研究了固溶处理工艺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溶温度为540℃、保温时间为8h,其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为335MPa、硬度为94.5HV、延伸率为12.3%。当固溶温度为555℃时,铸件发生过烧,合金力学性能严重下降。研究了时效处理工艺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时效温度一定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硬度随之增加,而延伸率随之下降。在时效工艺为160℃×8h和170℃×8h,合金抗拉强度、硬度和延伸率可以很好的匹配。通过对硅相组织观察,随着固溶保温时间的延长,共晶硅颗粒间距增大,可视区域内硅相颗粒减少,硅颗粒越来越孤立并且长大粗化。在固溶工艺为540℃×8h,硅相颗粒球化和细小,这对合金的力学性能非常有利。通过对α-Al组织观察,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组织中α-Al在球化过程中,同时不断聚集长大。对拉伸试样的微观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均为韧性断裂,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下,其韧窝均匀而且较深,塑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