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高科技创业,是加速催生高新技术产业和创造专业技术人员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目前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经济学家认为,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是驱动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两个主动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认为,企业孵化器是扶持创业企业发展壮大有效而不昂贵的经济开发工具。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一种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服务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在培育中小企业和企业家、创造就业岗位、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已经有着卓有成效的贡献。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或企业的投资战略工具正在被广泛采用,在中国目前处于发展的快车道上。当前,全球孵化器竞争市场已经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动着孵化器必须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持续创造就业能力,优化孵化器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孵化器竞争力和持续创造就业能力问题已经是孵化器发展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孵化器的实践背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出发,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孵化器竞争力及其创造就业岗位的理论研究,分析指出:孵化器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母机”,研究孵化器竞争力及其持续创造就业能力是孵化器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文中诠释了孵化器的内涵与本质,分析了孵化器的产生、生存、运行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孵化器将伴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各国发展新经济、创造财富与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的重要战略工具。根据孵化器将具有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其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竞争力理论,阐述了孵化器竞争力的内涵、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分析了其竞争力与持续创造就业能力的相互关系。文章在论述孵化器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孵化器竞争力的运行机制模型、价值链模型和计量模型;建立了孵化器竞争力的二级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雷达图法对本研究样本的综合竞争力和一级指标单项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66家国家级孵化器的综合竞争力排序和一级指标雷达图的分析结论;应用回归法对孵化器的投入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持续创造就业能力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孵化器是一种智力型的服务性企业;随着孵化器竞争力的增强,其持续创造就业能力也随之增强;通过增强竞争力来提高孵化器持续创造就业能力是有效的。根据孵化器竞争力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孵化器竞争力和持续创造就业能力的对策措施有:一是培养优秀的孵化器负责人、管理团队和创业人才,优化孵化器人力资源结构;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孵化器,要运用相应的投融资模式,提升价值增值服务能力;三是根据传统公益型孵化器和战略投资型孵化器的特征,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和孵化器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条件下,要适时运用不同的经营模式,增强孵化器的培育创业企业能力。分析认为,在新经济时代孵化器发展的新模式是网络化孵化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孵化器持续发展的理论——竞争力理论,建立了孵化器竞争力模型,设计了指标体系,分别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雷达图法对66个国家级孵化器综合竞争力和一级指标单项竞争力、持续创造就业能力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提高孵化器竞争力和增强持续创造就业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