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分析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探讨油价变化规律,为企业投资、国家石油政策的制定和石油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欧佩克的产量行为特征和油价形成模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石油价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合定性分析,总结了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特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结合国际政治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分析了罢工、革命和战争3种不同类型的突发供应中断前后油价的变化;最后提出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石油价格主要由长期走势价格、中期调整的影响和短期市场供需失衡三方面构成。长期走势价格是由替代能源价格、消费国的购买能力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对欧佩克的竞争三种因素共同决定,反映平稳市场的油价走势。长期走势价格为油价的变化提供了参考,特别是油价与长期走势价格相差较大时具有回归长期走势价格的趋向,但油价在大部分时间里总是高于或低于长期走势价格较大的数量。(2)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供应中断前后油价的变化取决于:供应中断的规模、直接供应中断恢复的时间、突发事件有无引发其他事件造成新的供应中断的可能、欧佩克对待供应中断的态度和国际社会对突发事件的干预等因素。供应中断事件期的油价包括走势油价和投机两个部分,走势油价与真实油价的变化趋势一致,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投机部分反映了市场短期操作行为的剧烈变化。(3)支持不完全的市场分占模型的欧佩克成员国的数量最多,但欧佩克在整体上更倾向于市场分占模型。欧佩克的战略政策和实际行为是灵活多变的,它针对影响因素的变化适时作出对其有益的调整。当前欧佩克具有很强的市场控制力,非欧佩克不具备挑战欧佩克的竞争力。对欧佩克整体控制产量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核心成员国和部分中间成员国,边缘成员国与非欧佩克石油出口油国差别不大。欧佩克的产量与配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部分成员国的有限的超产对欧佩克几乎没有影响,欧佩克通过设置配额起到了提高油价的目的。(4)通过扩大石油战略储备的规模、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参与海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获取份额油、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技术、保持低油价的同时节约石油消费、增加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多元化等方式和提高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途径来保障中国石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