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从而使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日益增多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也相应地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测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目前骨密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单能X射线吸收法(SXA)、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定量CT法(QCT)等,由于这些方法采用的X射线对人体有辐射,因此本文采用无辐射的超声波来实现骨密度的测量,并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一、选择松质骨含量较多的跟骨作为测量部位,克服了以往超声波测量骨头的难题。由于超声波的衰减特性,对普通骨头的测量时,其衰减不很明显。本次设计对超声波高度衰减的松质骨进行测量,使得通过跟骨前后的信号变化比较大,易于测量,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二、设计了测量系统的电路,包括超声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FPGA控制电路、USB控制电路等部分。在发射电路中采用独特的双脉冲控制设计,和以往对放大后信号进行控制的方法相比,更加快速方便地对超声波进行控制;另外,还将接收电路与发射电路设计在一起,通过隔离限幅,能够分时发射和接收超声波,避免了传统设计中探头的不断切换,使得产生的超声波幅度更加稳定。三、编制了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的系统软件,对传统超声测量的单一脉冲、单一频率的发射模式进行了改进,能够方便地改变超声波的发射频率、发射波数和发射脉冲重复时间等,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提供了条件。在定量超声理论基础上,结合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成功试制出样机,经初步测试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终端设备之间构成的短距离自组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节点移动等原因,网络的连接经常处于断开状态,消息以“存储-携带-
盲信号分离(Blind Signal Separation,BS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作为盲信号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受到广泛的关
覆盖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成为了近年来网络研究的热点,而作为其中关键技术的覆盖网络路由更是得到了网络研究人员极大的关注。相比于传统IP网络架构提供的单一默认“
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由一系列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主机节点组成的多跳、没有固定基站和中心节点的临时性自治网络系统。它具有组网快捷、灵活,且不受有线网络约束的特点,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利用射频信号达到零接触信息传递目的,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完成物品的识别。但
在离散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rm,DAS)上行链路中,由于对接收信号采样数有限,使得其采样协方差矩阵也是有限的。另外,由于通信环境的复杂性,无法准确地获得各条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简称WMN)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网络结构,即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无线网络,它是多跳技术(如移动Ad hoc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无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