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在该意见中强调,为进一步激活我国市场微观主体活力,有必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切实推进我国企业的改革。我国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在核心的一种方式就是企业的整体上市,因此研究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对于分析我国企业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绿地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自1992年创立以来,先后进行了多轮体制层面的改革,1997年股份制改造形成了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的现代股份格局。在全国深化国资改革的大背景下,2015年,在上海市国资委的推动下,绿地集团采取整体上市模式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A股上市最大规模房地产企业,这也是上海国资领域规模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本文在对整体上市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以绿地集团为案例,对其基本情况、整体上市的进程等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绿地财务绩效和集团整体上市,这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分析过程中,重点研究上市模式、治理结构、股权结构这三个要素对上述两个因素相关性的影响。在分析绿地集团的财务绩效时,主要对体现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除此以外,为了将绿地集团的财务绩效和行业均值进行横向对比,本文将绿地集团的权益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与行业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收集数据、论述归纳,得出提升企业整体上市后财务绩效的相关建议:恰当选择整体上市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体上市中的引导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