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和角钢复合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震频发,使地震灾区的许多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损伤部位主要在底层柱,如果进行合理的加固,之后仍可继续使用。加固方法很多,其中,一些学者对碳纤维布和角钢复合加固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可以同时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但针对损伤结构复合加固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针对4根损伤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碳纤维布和反贴角钢复合加固,再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已产生不同损伤的4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碳纤维布和角钢复合加固,其中四个试件的碳纤维布加固量基本一致,只考虑角钢加固量的变化,试验方案为3个试件变化角钢的肢长,1个试件改变角钢肢厚。试验用角钢采用钢板焊接,并在转角处采用焊接腋板来加强;角钢采用结构胶粘结后,再用锚栓约束。然后对复合加固后的4根试件,进行模拟地震作用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中主要记录试件的荷载、位移、裂缝发展、角钢和碳纤维布的应变。基于试验结果,绘制了试件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分析了不同加固部位不同加固材料的利用率系数。研究了不同加固方案对试件抗震能力的影响,发现随着角钢肢长的增加,试件的荷载和极限位移明显增大;滞回曲线渐趋饱满;滞回耗能增加;试件的抗震能力提高。而试件的加固效果与原试件的损伤程度有关,试件损伤程度越严重,加固后的抗震性能越差。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考虑碳纤维布和角钢的强度利用率系数,试件的损伤系数,以及碳纤维布约束作用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系数,推导了试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满足延性构件的可靠度要求,可以为实际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自然界中,岩体经过了各种地质构造运动,故现如今大部分岩体为损伤岩体。各种工程的开挖卸荷过程,对岩体产生了进一步的卸荷损伤。卸荷损伤影响着岩体的力学特性,是影响工程岩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地下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地下资源的开采规模不断增大,开采速度不断加快。而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别是对于在建筑物下、河流下和铁路下进行
钒合金具有低的辐照活性,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幅照肿胀性能,在核聚变反应堆中重要的应用前景。在反应堆的全寿命周期中,钒合金结构件可能会经受爆炸、冲击等动态载荷,开展钒合
学位
为了正确处理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改善以往固定边界模型将地震能量全部陷入结构计算模型的不合理状况,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透射边界系统的模型。模型中
加腋型节点是一种使塑性铰外移的改进型加强节点,是通过局部加腋来加强梁截面从而促使塑性铰外移以达到保护梁柱连接焊缝的目的。仅下翼缘加腋的节点具有便于混凝土楼板施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