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周围尿酸盐沉积能谱CT在痛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ysj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检测下肢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0月因关节肿和(或)痛或血尿酸水平升高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患者60例,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分为两组作为实验组,A组为高尿酸血症及怀疑急性痛风发作的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B组为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另收集同期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其他类型的关节炎患者共15例作为对照组(C组),男11例,女4例。采用能谱CT成像GSI模式对所有病例进行双侧足踝或膝关节扫描,在GE AW4.6工作站上使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及分析,从物质分离图像获得尿酸基(钙)图、钙基(尿酸)图,由两位资深的CT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关节周围有无尿酸盐结晶沉积,并记录其沉积的位置、数目、形态及邻近关节骨质受损情况。比较实验组血尿酸水平增高与正常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量的差异性,分析能谱CT在三组间患者下肢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评估能谱CT诊断痛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相关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间年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年龄= 0.249,p性别= 0.452,p>0.05)。实验组共60例,其中血尿酸增高52例,能谱CT检出尿酸盐结晶41例;血尿酸正常8例,检出3例,经χ2检验,χ2 = 9.900,p = 0.00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能谱CT在A组检出尿酸盐结晶19例,B组检出28例,C组无患者检出,行χ2检验,χ2 = 7.954,p = 0.005<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尿酸盐结晶检出情况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B组>A组>C组,B组检出率最高(28/30例),A组次之(19/30例),C组最低(0/15例)。能谱CT检出尿酸盐结晶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假阴性率为10%,假阳性率为20%,阳性预测值为95.74%,阴性预测值为61.52%。结论能谱CT成像技术可直观并准确的显示下肢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沉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可行度高,可检测出临床查体不易发现的位于小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早期痛风及疑似痛风患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媒体传播形态的日渐丰富与多元,广告依托新的媒体载具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受众媒介接触的“分众化”与“碎片化”趋势也更为明显,广告营销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
迁移是指一个人能在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对他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和行为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汉语与英语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会对我们英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