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肥力水平与麦蚜和天敌发生的关系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肥一直是增加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合理的施肥除了会造成肥料浪费外,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增加农作物受病虫害危害的可能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会影响农作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植食性昆虫也会根据植物的形态和理化特性的变化,来选择适宜的植株和取食部位;这也可能会对植食性昆虫的寄生或捕食性天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麦蚜对小麦的取食危害一直是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究在3种肥力水平下,麦蚜的发生与肥力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肥力水平对麦蚜天敌发生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麦田土壤养分测定在小麦分蘖期和抽穗期,分别对3类不同肥力水平(无施肥,N-P-K:17-20-5,N-P-K:15-15-15)下小麦种植区的土壤进行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测定。结果显示,小麦抽穗期的土壤养分含量较分蘖期均有所下降:1000 kg·hm-2N-P-K配比为17-20-5的肥力水平下,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下降12.6%、32.4%和55.2%;1000 kg·hm-22 N-P-K配比为15-15-15的肥力水平下,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下降了13.2%、41%和62.5%;无施肥处理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下降了17.8%、19.7%和45.1%。1000kg·hm-22 N-P-K配比为15-15-15肥力水平的有效磷和速效钾下降幅度最大,无施肥处理的碱解氮下降幅度最高。2不同肥力水平对小麦蚜虫的影响在麦蚜发生高峰期时,1000 kg·hm-22 N-P-K配比为15-15-15的肥力水平会极显著的增加麦田中麦长管蚜有翅蚜的发生量,麦长管蚜无翅蚜的发生量有显著增加;同时,也会显著增加禾谷缢管蚜有翅蚜的发生量,但对禾谷缢管蚜无翅蚜无显著影响。1000kg·hm-2N-P-K配比为17-20-5的肥力水平会显著增加麦长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的发生量;对禾谷缢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从全年发生量来看,1000 kg·hm-2N-P-K配比为15-15-15的肥力水平下,麦长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全年发生量有显著的增加;对禾谷缢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的全年发生量无显著影响。1000 kg·hm-22 N-P-K配比为17-20-5的肥力水平能够显著增加麦长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的全年发生量;对禾谷缢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的全年发生量无显著影响。3不同肥力水平对麦蚜天敌的影响3种肥力水平下对瓢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都不显著且种群数量差别不大;1000kg·hm-2N-P-K配比为15-15-15的肥力水平下,会显著增加寄生蜂的发生量,1000 kg·hm-2N-P-K配比为17-20-5的肥力水平对寄生蜂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较高的钾素水平能够增加寄生蜂的种群数量。4不同肥力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1000 kg·hm-22 N-P-K配比为17-20-5的肥力水平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产率达到19.5%;1000 kg·hm-22 N-P-K配比为15-15-15的肥力水平,小麦增产率为9.4%,但统计无显著差异。1000 kg·hm-22 N-P-K配比为17-20-5的肥力水平对小麦的增产效果要高于1000 kg·hm-2N-P-K配比为15-15-15的肥力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莞惠城际工程由于技术标准的调整,已施工的矿山法隧道断面加大、左线线位往右侧偏移0.94 m、右线线位往右侧偏移4.20 m、隧道已施工段落内左右线线路纵断标高整体上抬1.339 m,因此需对已施工段区间隧道初期支护及施工横通道进行扩挖改造。论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1#竖井改造扩建施工技术,提出了在工程改扩建施工前利用已施工的降水井对周边土体进行降水,然后洞内对已完隧道拱部上方以及边墙土体做径向
我馆在2001年购买了富士PR1型1 6/35毫米银盐卷片拷贝机,现已使用一年多,拷贝了两个全宗共300余轴.经检测,拷贝片的综合解像力、灰板影像密度、背景密度等参数均符合缩微品的
一、常见故障及排除(一 )仪表留数 ,即在被称重物从秤台上移开后 ,显示仪表上仍显示一稳定数值。1 当留数较小时 (一般为正负几十公斤 )常见的故障原因(1)限位装置或杂物将秤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数字万用表和低热电势转换开关进行组合,对工业用热电阻温度计进行检定的简单易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