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长沙地区发育于5种母质的12个水稻土剖面的颗粒组成与质地类型、有机质和氧化铁等主要理化特性在土壤剖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土壤系统分类原则及依据对各剖面对应的水稻土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为湖南地区土系分类和土壤调查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也可有效地促进该地区农田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选取长沙地区5种典型母质(第四纪红色黏土,紫色砂、页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和河流沉积物)发育的12个水稻土剖面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共划分出3个土类、3个亚类、9个土族和个12土系。(2)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剖面颗粒组成与质地类别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心土层和底土层黏粒含量较高。黏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沉积物>第四纪红色黏土>紫色砂、页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3)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剖面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板、页岩风化物>河流沉积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第四纪红色黏土>花岗岩风化物。所有剖面有机质含量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以表土层最高,心土层以下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表现为: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4)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的全铁含量,以河流沉积物的最高,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最低。游离氧化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第四纪红色黏土>紫色砂、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河流沉积物;无定形氧化铁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板、页岩风化物>河流沉积物>花岗岩风化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第四纪红色黏土。(5)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剖面的全铁和游离氧化铁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表土层的全铁和游离氧化铁含量最低,随着土层深度的递增含量呈递增的趋势,相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游离氧化铁与全铁之间为线性正相关。而无定形氧化铁含量的剖面分布基本随土层深度的递增而呈递减的趋势,与全铁和游离氧化铁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