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我国频繁发生强对流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气象灾害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生态坏境及社会公共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广西由于受到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雷电灾害发生的概率高、造成的损失大,而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尚未完善,一旦发生雷击灾害,将会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对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了减少雷电灾害给广西农村经济及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有必要开展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研究。本研究基于雷电监测定位资料、雷电灾害汇编资料、雷电日数等气候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数理统计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广西雷电灾害及累计受损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了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雷电灾害的类型和危害,论述了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农村自然雷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与雷电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每年的4-9月,是广西农村雷电活动的高发期,也是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事故高发的时段;雷电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雷电灾害高发的地区,其中农村雷灾数占总灾数的70%;在雷击导致人员伤亡数量上,农村远超城市,占总伤亡数的85%以上;(2)分析了广西农村地区常见的雷击事故的起因及存在的问题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农民雷电灾害防御意识不强,缺乏雷电防护方面的科学知识;雷电灾害防御风险管理不善,缺乏有效和及时的联络机制;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缺乏科学的雷电防护措施;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或限制,很多农村住房和公共建(构)筑物没有进行科学选址。研究结果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可为广西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广西农村地区雷灾事故多、灾害损失大、人员伤亡严重,应作为当前防雷工作的重点;广西要在农村地区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雷长远规划、加强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防雷措施和建议。
其他文献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内涵的深化,其中高比例风电并网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充裕度、供需平衡等,而科学的风电中长期电量预测结果可以协助电网编制中长期发电计划、电源调配计划和设备检修计划等。所以为了满足风电高速发展的需求,需要突破短期功率预测的时间尺度限制,在中长期电量平衡层面预留风电消纳空间。本文考虑到资源数据的充裕性,基于场站现有电量数据,分别针对资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最佳选择,但只有15%~20%的胰腺癌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因局部晚期或全身转移,只能进行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但仅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长为5.5~7个月,疗效有限。近几年,多项研究证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
颈椎病已经成为广泛的疾病之一,尤其对于长期伏案、老年、意外受伤等群体具有极高的致痪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通过研究表明,有效的颈椎锻炼就可以帮助部分严重的颈椎患者实现康复。然而,颈椎锻炼是一个长期的、适度的恢复方式,患者很难做到有规律、适当角度的锻炼。采用智能监控技术实时识别患者的颈椎锻炼动作,替代医护人员控制患者的颈椎锻炼弯曲程度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自主进行长期的锻炼具有非常重要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迈向新时代,加之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成为传统零售业发展的共识。有很多的传统零售业为寻找获取利润新的增长渠道,加快速度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O2O商业模式进行过度。零售企业纷纷转型O2O模式,进行了很大规模的改革措施,比如变革供应链、打通线上线下、重建物流配送体系等,这些举措必定会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产生影响。营运
将强制性规定二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以此认定合同的效力,是过去十年间的惯常作法。本文以80份裁判文书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在环境资源合同纠纷中对合同效力认定存在严重的类案异判现象,环境资源领域成为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高发区。将强制性规定划分为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存在逻辑不严密、划分标准不清晰、区分价值有限的困境。对于环境资源合同效力的认定,应以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意旨为起点
目的:研究节拍化疗模式下卡培他滨联合依西美坦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实验分为7组,CCK-8法检测单药与联合用药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药物作用对MCF-7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用药组MCF-7细胞p27、Bcl-2、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卡培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目的 观察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RA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常规抗风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益赛普辅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炎性反应疾病,致残率高,与局部和全身骨质疏松症(OP)密切相关。在RA的OP治疗中应同时考虑OP和RA相关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RA合并OP药物的研究,包括基础药物、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本文就RA的抗OP药物进行综述,为RA合并OP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