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挂钩过程中农户的搬迁进度与满意度研究——以泽州县司家山村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我国优化国土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目前该项目的运行仍存在农民利益保护不足,项目推动缓慢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本文以泽州县司家山村作为研究区域,首先对农户的搬迁进度以及满意程度等基本情况做了描述性分析。然后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搬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未来增减挂钩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具体结论如下:  (1)从农户是否搬迁的角度出发,根据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出:住房价格、补偿问题、住房数量、所属区域、子女嫁娶、文化水平、生活保障、医疗条件、家中有无党员干部这9个影响因素均对是否搬迁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住房价格、搬迁补偿、住房数量这三项均对搬迁起消极阻碍的作用;而文化水平、子女嫁娶和医疗看病这三项是吸引农户搬迁的重要因素。相比家庭中没有党员干部的农户,农户家庭中有党员干部或曾经有党员干部的农户的搬迁积极性较高。除此之外,不同自然村的搬迁情况也有很大差距,南沟村农户的搬迁积极性较弱,李街村的搬迁积极性较强,司家山村处于居中的位置。  (2)从农户搬迁的速度角度出发,根据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出:参与程度、子女教育、老村住宅类型、住房价格、补偿问题、住宅面积、所属区域、住房数量、单身老人住房、未来生活保障这9个影响因素对搬迁速度有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程度越高,搬迁的速度会越快。农户住宅面积在100平米以下的,住宅类型为土房的,搬迁速度较快。搬迁地的教育条件是吸引农户快速搬迁的重要条件。搬迁的住房价格、住房数量、搬迁补偿等问题是造成农户搬迁进度较慢的主要影响因素。三个自然村中,李街村农户的搬迁速度最慢。  (3)从农户搬迁的满意性角度出发,根据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出:住房数量、搬迁前后收入变化、住房价格、老村住宅类型、性别、交通条件、子女嫁娶、子女教育、耕地面积等9项因素对搬迁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住房数量、住房价格对搬迁的满意度起消极作用,而交通条件、子女教育对农户满意度起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越重视子女嫁娶的农户搬迁满意度越差,子女嫁娶对搬迁起消极作用。搬迁前后收入变化对农户满意度有很重要的影响,收入提升的满意度较强,收入下降的满意度较差。拥有耕地面积较多的农户相对耕地面积较少的农户会有更高的满意度。  最后为提高农户的搬迁进度和满意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充分认识到农户在搬迁项目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户意愿。②制定合理的搬迁补偿政策。农户的住房数量分配,农户老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新村住房的定价应更多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尊重农户需求,听取农户的意见,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政策。③给农民创造城镇就业机会,解决农民搬迁之后的种地需求和谋生问题。④搬迁应当兼顾“效率与公平”。应该在保障相对公平的情况下,对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农户给予补偿,使其有足够资金进行搬迁,享受到搬迁政策带来的福利。
其他文献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到1998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9%,随着义务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国家更加注重教育质量与公平。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但是城
目前国内的大学教学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反转课堂、自主学习等新兴教学方式的涌现,让众多高校教学者开教学方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教学需求,加之现在国家提出的部分高校
经济增长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更是维持国家和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甘肃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新的
环境风险是公路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尖锐问题。公路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其规划期的选线方案不合理、建设期工程设计不规范与施工组织缺陷和其运营期中多种
住宅作为人类基本需求的物质载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