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课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历经课程内容变化、课程目标更新、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等过程,为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为原从事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师帯来了新的挑战,自从2016年以来新教材使用后教学效度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改进?这便是摆在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深入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法,对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疏理小学一年级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问题归因与提出解决对策。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理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为解决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问题的对策。此研究是针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还没出来,教材只在低年级使用这个具有创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研究新教材特点,首次探讨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为提升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