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脱胎于德国博格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如今已在我国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然而中国国情与国外不同,对国外的技术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脱胎于德国博格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如今已在我国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然而中国国情与国外不同,对国外的技术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创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技术。本文从无砟轨道施工建设到投入运营的时间主线入手,重点研究轨道板体系在高速铁路运营前与高速铁路运营后两个时间阶段内特定工况下的应力变形情况。首先,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在考虑自重、板中配筋、轨道板预留缝构造及板间复杂接触作用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路基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整体空间模型,并使用该模型与设计结果进行了校准;其次,建立了CRTSⅡ型无砟轨道从施工建设到投入运营的时间主线,对各时间段内轨道板体系所受工况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取值;最后,通过以已建立的时间主线为基准,顺次计算了每个时间段内轨道板、底座板在特定工况下的应力变形情况,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施工阶段,轨道板安装前,底座板会在温度梯度的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循环的翘曲变形;钢轨的安装则会减小轨道板的翘曲变形,增大翘曲应力。2)施工完成后,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前,整体降温会引起轨道板预留缝开裂;温度梯度会导致轨道板发生上鼓或下凹变形,引起板中脱空或板边离缝现象。3)轨道板预留缝开裂对底座板受力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结构处于运营阶段,列车垂向荷载作用于板端时,在整体降温或负温度梯度影响下,底座板板面相应于轨道板开裂处会因过大纵向拉应力而损伤开裂。可见,无砟轨道施工时应采取板面清洁、压紧、保温等措施,保证各部件间的粘结性,并提高底座板的施工质量,加强监控和维护,确保行车安全
其他文献
三轴试验一直是认识岩石在复杂环境(如地下水丰富和高地应力)下力学性质的主要手段。鉴于此,以三峡库区砂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石赋存条件,利用RMT-150C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岩
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污水的BOD、COD浓度都比较低,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使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时由于碳源不足而脱氮效率较低,若排放水体则存在富营养化潜在危险,若增加深度处理则存在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脱氮也不彻底等问题。而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又不成熟,工程应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成为当今水处理技术上的一个难题。论文针对我国南方城市普遍存在的低C/N比污水现状,克服目前膜生
大型平流层平台柔性飞艇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有效平台,具有巨大的军民应用价值。现代柔性飞艇研制涵盖新材料、结构、能源、动力以及控制等多种学科,飞艇结构是其中一个重
变截面薄壁箱梁形式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普遍采用悬臂法施工,施工期间箱梁处于悬臂状态,较准确预测悬臂箱梁的变形和应力是控制施工期间线形及成桥后箱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繁盛时期,地下工程的暗挖施工工法也逐渐兴起。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枢纽,地铁车站因跨度大、埋深超浅等原因而难以建设,因此逐步提出
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发生变形,致使路面产生开裂、翻浆冒泥等一系列病害,究其原因是冻融过程中路基土体内水分迁移和相变所致。可见路基冻融变形受控于土体中
缺氧-厌氧反硝化/产甲烷工艺是以缺氧-厌氧复合床为A/O工艺中的A段,用来处理含氮高浓度有机废水,0段出水中的硝化液回流至复合床的底部,在复合床内实现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反应。
土木工程领域的广大研究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研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几十年来结构损伤识别的方
通过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溶蚀时间的演化规律。在试验过程中,将溶蚀深度、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饱和面干吸水率作为溶蚀混凝土的评价指标,基
由于多元复合地基良好的实用与经济价值而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发展。现阶段对多元复合地基做了诸多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测,形成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