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R1基因在胃癌增殖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前四位。近一半患者在诊断时已进展为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复发和转移是胃癌5年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其复杂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目前,胃癌的预后仍依靠传统的病理学指标。因此,研究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分子机制势在必行,其涉及一系列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是一个多阶段多维度过程。筛查新的癌基因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寻找胃癌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和潜在分子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一种人体广泛分布的神经内分泌肽,神经降压素受体1(neurotensin receptors 1,NTSR1)为NT的特异性高度亲和受体。近来研究发现,NT/NTSR1在多种肿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如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及头颈部癌,NT/NTSR1可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起明显促进作用。在肠癌、肺癌、前列腺癌中,NT/NTSR1可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的激活,从而促进癌细胞分裂、增殖及生长。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当HER2和EGFR共表达时,前者常与配体激活的后者结合形成异源性二聚体,与EGFR同源性二聚体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再利用率、稳定性和传导信号的能力。目前,国内外文献鲜有关于NTSR1基因与EGFR/HER2关系的研究报告。有研究发现,在肺癌中,持续性刺激NTSR1可导致EGFR及HER2过表达与活化。综上所述,NTSR1基因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无NTSR1表达在胃癌临床病理中的意义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NTSR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尝试揭示其对胃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Cancer Phenotyp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EGFR/HER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为NTSR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目的检测NTSR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预后及EGFR/HER2之间的关系。检测胃癌细胞株中NTSR1表达,应用RNAi技术沉默NTSR1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研究干扰NTSR1表达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EGFR/HER2信号通路及Cancer Phenotyp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变化,初步探讨NTSR1影响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NTSR1、EGFR及HER2在233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TSR1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与EGFR及HER2的关系。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901、MKN-45、MKN-74,AGS及MGC-803中NTSR1 mRNA表达,选取表达丰度较高的细胞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RNAi技术构建3条NTSR1shRNA表达载体,慢病毒感染至MKN-45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shRNA对NTSR1的抑制效率,并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shRNA构建稳定株。采用MTT检测观察NTSR1基因沉默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TSR1基因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侵袭实验(Corning侵袭试剂盒)观察NTSR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检测shNTSR1对Cancer Phenotyp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包括EGFR、Met、HER2、p53、Survivin、HIF-1a、Rb、MUC1、CD31(PECAM-1)、EpCAM、CD45、PCNA、VE-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CD44、Ki67、p27 Kip1、N-Cadherin)。Westernblot检测NTSR1对EGFR/HER2下游信号因子pErk、p-p38及pAkt的影响,初步探讨NTSR1影响胃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机制。结果1.经免疫组化检测,233例胃癌中161例(69.1%)为阳性,而癌旁正常胃组织仅有31例(13.3%)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癌组织表达明显上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NTSR1过表达与组织分级(P=0.048)、T分期(P=0.001)、TNM分期(P=0.013)及淋巴结转移(P=0.000)呈密切正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及Lauren’s分类无关。3.233例胃癌NTSR1阳性表达与EGFR及HER2表达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值分别为0.045和0.002),同时EGFR与HER2两者表达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03)。4.210例胃癌随访患者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68.0%,经Log-rank检验,NTSR1高表达(P=0.000)、HER2高表达(P=0.000)、低或差分化癌组织(P=0.014)、弥漫型Lauren’s分类(P=0.004)、高T分期(P=0.026)、淋巴结有转移(P=0.000)、高临床分期(P=0.000)预后较差,经COX多因素模型检测,NTSR1高表达、HER2高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独立的预后性指标(偏回归系数B分别为0.446、0.359及2.798,P分别为0.016、0.027及0.013)。5.NTSR1在MKN-45中的表达丰度为高,在SGC-7901中的表达丰度为中等,在MKN-74,AGS,MGC-803中的表达丰度为低。6.成功构建NTSR1 shRNA表达载体,并分别构建稳定细胞株。经shRNA干扰NTSR1表达,MKN-45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下调(P<0.01)。7.经shRNA干扰NTSR1表达,MKN-45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8.经sh RNA干扰NTSR1表达,MKN-45的侵袭转移率显著减少(P<0.05)。9.在MKN-45细胞中,经sh RNA干扰NTSR1表达后,Cancer Phenotype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中的p27 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EGFR、HER2、EpCAM及Met也呈现较明显的下调趋势。10.MKN-45细胞经sh RNA干扰NTSR1表达后,EGFR/HER2下游信号通路中的pErk、p-p38及p Akt蛋白均出现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NTSR1在胃癌的发生、增殖、侵袭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NTSR1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NTSR1可能通过多维度调控EGFR/HER2信号通路及p27 Kip1、EpCAM、Met等Cancer Phenotyp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来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入侵的类型和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分析传统算法和以人工技术特征为基础的机器学习算法特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通过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Sparktool工具进行机器学习算法和传统算法优化调节后,数据安全精准性、精度、TPR、TNR和F测量效率精度均显著提升;(2)相较于传统算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执行时间低,互联网数据分类管理优质,入侵式防治效果
地域性是特定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生活方式、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元素的抽象反映,可分为自然地域特色和社会地域特色。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肩负着传播区域文化、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等责任。将地域特色融入城市广场设计中,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地域认同感,赋予城市广场更加浓厚的地方韵味。因此,应当重视地域特色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促使地域属性在城市广场这一特定载体中得以体现。
期刊
第一部分中线枕下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目的应用神经导航系统量化评价中线枕下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下第四脑室及脑干侧方的内镜解剖,探讨其可行性和手术适应症。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8具,模拟中线枕下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分别导入0°和30°内镜观察第四脑室及脑干侧方的解剖结构。使用导航系统测量内镜下暴露的第四脑室底面积,内镜下最大暴露范围,分别测量第四脑室底长度、寰椎后弓中点到达导
第一部分基于磁共振成像的侧脑室三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背景与目的侧脑室三角区的手术入路种类多样,各有利弊,迄今尚无达成共识的标准术式。本研究从微创理念出发,拟设计并验证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显露侧脑室三角区的微创手术入路。本部分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规划三种侧脑室手术入路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各自优缺点。方法选择身体健康成人志愿者10名,行头颅磁共振薄层扫描,构建人脑三维(3D)数字模型。以模型侧脑
伴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设备、可穿戴移动设备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获得了大量移动对象的轨迹数据。此外,新浪微博、微信、Foursquare、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网络的兴起给用户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并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交网络数据。连接跨时空数据库和社交网络的用户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数据,基于此构建的用户画像可以为诸多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具体来讲,本文的
目的:长段气管切除后重建是胸外科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组织工程化气管具有生物相容性佳、获取便捷等许多优势,而被认为是解决长段气管切除后重建的最佳选择之一。而适当的横向及纵向弹性、一定的强度是气管替代物的必要属性。软骨细胞分泌软骨细胞外基质,维持基质与细胞间紧密联系,是维持气管形态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尝试以探索不同方案构建更佳的软骨组织,并以体内肌瓣包裹培养法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模型。本实验目的是
目的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构建循环灌注培养体系,将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细胞株)及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内进行三维循环灌注培养,为构建血管化的组织工程肝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采用灌注法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HE染色、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星染色及I型胶原、IV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脱细胞支架的结构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支架的超微结构
目的:观察BRD4和PI3K-AKT双重抑制剂SF2523在体外和体内抗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的作用,并解析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RC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有益的探索。方法和内容:1.对人RCC细胞系(786-O和A489)、两系原代人RCC细胞(RCC-1、RCC-2),分别应用CCK-8比色法、Trypan blue染色检测、细胞集落试验、BrdU酶联免疫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选录了柳永词两首,一首为《雨霖铃》,一首为《望海潮》,均是柳永词中的经典。柳永是慢词的开山鼻祖,享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在必修教材中能够入选两首词,足见其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但是最初给学生讲授这两首词,我都是立足于分析其典型的景与情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知人与论世的关系等,却忽略了两首词的共同特点——点染手法,而这或许是解读这两首词的最佳突破口。
期刊
高职语文课程充分发挥语文课“文以载道”的主体功能,通过阅读赏析、口语表达和应用文写作,将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劳动教育、职业道德五大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用有效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