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爱尔兰裔作家科伦·麦凯恩(1965-)是当今美国文坛的新起之星,其代表作《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结构精巧,主题深刻,获得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无名艺人在世贸双塔间的走钢丝表演和主人公柯里根的车祸为两条主线,串联起来自纽约社会各阶层的十一个形形色色的主要人物,揭示出只有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治愈创伤。本论文以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为理论依据。历史元小说既强调了小说的自我指涉性,又注重书写被传统文本忽视的多元化声音。《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典型的历史元小说,麦凯恩运用戏仿、互文、多元叙事等写作技巧,挑战客观历史和线性叙事,重构纽约市边缘化人物的别样多元的历史。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科伦·麦凯恩及其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简要梳理和概括该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理论,以及本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麦凯恩如何运用戏仿和互文的写作手法挑战客观历史。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戏仿了《圣经》和菲利普·珀蒂的自传《登上云端》,并与《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达洛维夫人》互文,通过对该小说的戏仿和互文性分析,揭示出麦凯恩的历史观,即历史具有文本性和虚构性。第二章研究麦凯恩如何采用万花筒般的叙事视角,并置过去与现在的叙事手法,颠覆线性叙事,并从不同视角分析小说两个主要人物——柯里根和无名走钢丝艺人,揭露出叙事的不可靠性。此外,本章还探讨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与小说中涉及的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9 · 11”事件造成的创伤具有不可言说性,因此,麦凯恩利用其他历史事件指涉“9 · 11”事件。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小说如何重构别样多元的历史。本章讨论了纽约的边缘化人物,如地铁涂鸦摄影师,布朗克斯区的黑人妓女和越战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如何用个人的小历史挑战统一的大历史,还探讨了小说希望和救赎的主题。第三部分为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麦凯恩运用后现代写作手法,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虚构的小说人物,营造出小说的历史性和虚构性。作为典型的历史元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模糊了历史和小说之间的界限,揭露出被官方历史排除的多元化历史。此外,该小说还为“9·11”事件后困惑的美国人提供了洞见,即只有通过爱和交流,人们才能走出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