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三维人脸形变模型的非均匀重采样对齐技术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人脸对齐技术是根据人脸面部特征建立不同三维人脸数据间点到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三维点之间的对齐是三维人脸建模的关键,在人脸识别、人脸动画、影视特效和广告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对齐算法,或限制条件严格,或对齐后的人脸网格数据量大,不利于三维人脸模型的建立。因此,构造完全三维意义上的对齐方法,在保证三维人脸重要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前提下,简化对齐后的三维人脸网格数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以往均匀重采样对齐算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片的非均匀重采样对齐算法,该算法通过ASM特征点自动定位实现对人脸自动分片,然后根据人脸各片的曲率,确定人脸整体采样策略。非均匀重采样对齐算法在实现不同三维人脸间点与点的稠密对应的基础上,大量地减少了对齐后三维人脸的点和面片的个数。由于可以根据对采样点数或形状及外观近似度的要求来选择具体的非均匀重采样策略,从而使得该方法的灵活性和可推广性更强。另外,本文用非均匀重采样对齐算法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人脸库,并应用到三维人脸模型的重建中,大大提高了重建速度。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非均匀重采样对于减少数据量、简化模型和提高模型匹配速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人脸识别方面,本文采用PCA算法和Fisher线性判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识别,分析比较了基于均匀重采样和非均匀重采样对齐算法建立的形变模型所得到的识别结果,并提出了根据具体的识别要求选择不同采样次数的形变模型的方案,以达到满足识别要求的同时提高识别实时性的目的。
其他文献
论文综述了中文文本分类中自动分词、文本表示、特征选取和分类模型几个部分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每个部分都有多种实现技术,不同的实现方法对分类系统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如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J2EE平台下基于WEB服务的动态电子商务模型及其相关技术。首先对J2EE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J2EE的架构、组件、容器以及服务技术,重点介绍了J2EE
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地发展,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交易方式也在演变,原来由交易员场内撮合或者通过场外电子化交易平台手动下单的方式不能快速捕捉交易机会,因此程序化交易应运而生。
分布式交互应用是允许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参与者能实时进行交互的网络系统,它的交互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网络延迟。在大规模分布式交互应用中用户位置的广泛分布通常需要服务
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得WWW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的数据资源空前丰富。面对着庞大的信息,如何能够让用户及时地发现有用的信息则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对于网站,想及时
近些年,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互联网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的高效,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来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当今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采用COM组件技术有利于实现数控系统的最高开放目标“开放式标准组件体系结构控制器”,即以PC机和通用操作系统为开放平台、体系结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匿名通信因为可以隐藏通信双方的身份和通信关系,成为了许多网络应用的基本需求和网络安全人员的研究热点
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45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老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率也在增高,据统计,60岁以上发病率为3%,80岁以上则高达20%。按
心功能检测系统是北京电信教育培训中心和其它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本系统的开发,就是希望找到一种既方便又可靠的“早期掌握和了解自身心功能”的方法,从而实现“健康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