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囊对虾遗传多样性的AFLP和SSR分析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野生种群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遗传分化和改良遗传育种,应用AFLP和SSR技术对我国福建厦门(XM)、广东湛江(ZJ)、广西北海(BH)和海南海口(HN)四个地区野生日本囊对虾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利用筛选的10对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和10对SSR引物对日本囊对虾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10对AFLP引物在四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96个位点,其中有10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比例为52.04 %;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了4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了4.2个等位基因。两种标记的实验结果都表明四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并且SSR检测到的的遗传变异明显高于AFLP标记的检测结果。两种标记检测到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2734(AFLP)和3.087(SSR)。AFLP检测到的杂合度Nei指数H分布在0.1649-0.1788之间,SSR检测到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布在0.4492-0.624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布在0.5275-0.7193之间。2. SSR标记检测出来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指数等遗传变异参数明显高于AFLP技术的结果。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虽有些差别,但它们所得的四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以XM群体最高,且两种方法所得的聚类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即日本囊对虾四个地理群体划分为BH和XM、ZJ和HN两个组别。两个组别中,ZJ和HN聚为一支,再与XM聚在一起,最后与遗传距离最远的BH群体聚合在一起。这与四个群体的地理位置是相符的。3. AFLP和SSR在四个群体中检测的遗传多样性指标都显示,日本囊对虾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地区的野生种群存在地理上的遗传变异,各群体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分化。因此,在渔业生产中,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管理措施,尽可能的维持日本囊对虾的变异水平,维持种群的自然繁殖力,以及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其他文献
人老了,常常会追忆过去,特别是追忆那些最难忘的年月中印象最深刻的事。1972年对我是不平常的一年,我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听了他对国内外形势的议论。当然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可是,随着时间差距的加大,每次回想起来,对这些事似乎看得更深一些,体会也更多一些。    周总理说,你们不要他,我就要他    我得从头说起。还是在1972年7月20日晚上,我接到国内要我立即回国的紧急电报后,从西德波恩经巴黎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胆碱能免疫调节系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参与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马氏珠母贝血细胞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插核后有显著性上调,说
<正>(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两个区,让学生按要求编号。)(PPT展示丁帆教授的照片。)师:请你们向他提问,愿意提问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我先肯定这个环节:举手是非常正确的,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