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心脏扩大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其基础疾病是缺血性心肌病还是扩张型心肌病,临床上有时很难鉴别。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技术的逐渐成熟,为鉴别两种疾病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依据。但冠脉造影检查为有创性检查,且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往往不能接受。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鉴别价值及其与心衰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住院的60例心衰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64岁),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5-70岁),并选取健康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4-56岁)。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情况(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未见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1支或多支冠脉狭窄>70%),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射血分数≤50%,排除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伴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成3个亚组,采用ELISA法测定测定各组血清H-FABP、hs-CRP水平。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平均血清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5±1.21)ug/L、(5.11±1.13)ug/L、(1.13±0.69)ug/L,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平均血清H-FABP水平与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相似;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平均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5±1.29)mg/L、(5.68±1.97)mg/L、(1.03±0.33)mg/L,且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hs-CRP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2.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在相同NYHA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均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NYHA III和IV级患者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NYHA II级患者(P<0.05)。3.将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的hs-CRP水平作为诊断截断点,再以不同诊断截断点下的真阳性率(敏感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将各点连接起来,绘制成ROC曲线。根据ROC曲线显示,采用hs-CRP水平为5.24mg/L作为界值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6.7%。结论:1.hs-CRP是鉴别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的一个重要指标;2.H-FABP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血清H-FABP水平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