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心脏扩大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其基础疾病是缺血性心肌病还是扩张型心肌病,临床上有时很难鉴别。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技术的逐渐成熟,为鉴别两种疾病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依据。但冠脉造影检查为有创性检查,且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往往不能接受。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鉴别价值及其与心衰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住院的60例心衰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64岁),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5-70岁),并选取健康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4-56岁)。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情况(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未见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1支或多支冠脉狭窄>70%),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射血分数≤50%,排除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伴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成3个亚组,采用ELISA法测定测定各组血清H-FABP、hs-CRP水平。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平均血清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5±1.21)ug/L、(5.11±1.13)ug/L、(1.13±0.69)ug/L,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平均血清H-FABP水平与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相似;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平均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5±1.29)mg/L、(5.68±1.97)mg/L、(1.03±0.33)mg/L,且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hs-CRP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2.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在相同NYHA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均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NYHA III和IV级患者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NYHA II级患者(P<0.05)。3.将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患者的hs-CRP水平作为诊断截断点,再以不同诊断截断点下的真阳性率(敏感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将各点连接起来,绘制成ROC曲线。根据ROC曲线显示,采用hs-CRP水平为5.24mg/L作为界值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6.7%。结论:1.hs-CRP是鉴别扩张型心肌病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的一个重要指标;2.H-FABP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血清H-FABP水平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增高。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塑料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大量塑料瓶在使用后遭到丢弃,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有效实现废旧塑料瓶的回收再利用,必须对废旧塑料瓶
<正>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整体稳定,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外汇市场频繁波动。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局势,2016年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精
会议
相对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型融资渠道。由于它能够盘活存量和降低财务杠杆,故愈来愈受到关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动其发展。酒店行业属于
目的 探讨慢性汞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毒方式分别为:7例应用中药偏方,1例外用焗油
对某纯电动微卡进行滑行阻力分析,确定滑行阻力异常的原因,并针对该原因提出电机控制软件优化的方案,进一步利用电机台架试验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的整车滑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
初见樊总,给人印象办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当谈到十六年来创办企业的艰辛历程,樊总的理念:做事只求一样精、不求万事通;做企业求强不求大;做产品追求高质高价.这种坚持对行
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随着年龄的增高,龋病、牙周病的发病率也在增高,牙齿严重磨耗的病例在增加。2004年第三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