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当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行动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主科”学科已经证明,“活动单导学”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了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尝试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现学说、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等为理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突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特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要求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学科的发展、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最大努力的高质高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本文采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研究,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理由,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及其研究的方法。(2)追溯到“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思想渊源,阐述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3)详细阐述了活动单的教学设计过程,在活动单设计的基础之上,阐述“活动单导学”教学的基本流程。(4)精心设计了教学案例并以江苏省如皋市吴窑初中的八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设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进行实践教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