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0年高聚物电致发光材料(PLED)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在平板显示方面的应用潜力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PLED材料在发光亮度、效率和寿命方面都在不断取得进展.这类显示器件具有低的启亮/工作电压,宽视角,超薄、质量轻和可弯曲等优点,发光颜色已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人们相信基于对PLED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新一代大面积显示器件的基础.在过去的10年中,有关光电性能的聚合物的报道大量涌现.其中聚芴及其衍生物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聚芴及其衍生物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效率,良好的耐热和抗氧化性,良好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等优点.均聚芴的带隙较宽而发蓝光.许多努力致力于在聚芴主链中引入窄带隙单体将发光颜色向长波方向调节.较常用的窄带隙共聚单体主要是芳杂环类分,如噻吩、乙烯基二氧噻吩、苯并噻二唑等.相对于在文献和市场上常见的高效发蓝光和绿光的聚芴及其衍生物,有关窄带隙红光共聚物的报道较少,在发光颜色的纯度和效率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该文采用钯催化的Suzuki偶合方法合成得到了一系列芴与以萘为基含硫或硒原子杂环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所有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得到了从600nm到770nm的电致发光颜色.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效率都较高.芴与2,1,3,-萘并硒二唑共聚物的电致发光(EL)效率最大为3.1﹪;与2,1,3-萘并噻二唑共聚物的EL效率最大为2.66﹪;与4,7-二噻吩-2,1,3-萘并噻二唑共聚物的EL效率最大为1.08﹪;与4,7-二(3-己基噻吩)-2,1,3-萘并噻二唑共聚物的EL效率最大为1.24﹪.对器件性能的研究表明,聚芴主链中的杂环单元作为强大的激子陷阱使能量从芴单元向杂环单元发生有效的转移.这一结果证明在宽带隙聚合物的主链中引入少量宽带隙单元可以在调节发光颜色的同时提高量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