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滋阴潜阳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组选取足三里、血海、太溪、神门、四神聪、安眠,对照组参照第十版《针灸治疗学》中,不寐的取穴及操作,每日针刺一次,1周6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滋阴潜阳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组选取足三里、血海、太溪、神门、四神聪、安眠,对照组参照第十版《针灸治疗学》中,不寐的取穴及操作,每日针刺一次,1周6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量表评估,记录临床疗效,根据PSQI、SRSS量表评定患者睡眠质量,NIHSS量表及BI量表评定神经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SPSS 23.0软件包处理,认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病程方面具有一致性(P>0.05),PSQI、SRSS、NIHSS、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80.00%,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两组间疗效有差异(P<0.05),滋阴潜阳针刺法疗效更好。3.治疗后,两组PSQI、SRSS、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BI评分上升(P<0.05),均能改善睡眠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有助于疾病康复,优于对照组。结论:1.滋阴潜阳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均能增加睡眠质量,降低失眠发生的频次,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好转和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2.滋阴潜阳针刺法疗效确切,对于中风后失眠,治疗效果较好,减轻患者不适的感觉,减弱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
冠脉临界病变又称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指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显示一支或多支冠脉狭窄程度为50%~70%的病变,在这一阶段,冠脉斑块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既可发展成为易损斑块,又可通过及时的药物干预稳定斑块,逆转病变。斑块的变化直接受到斑块微环境的调控,斑块微环境既包括斑块内泡沫细胞、滋养血管、胆固醇结晶等构成斑块成分的细胞因子,还包括围绕在斑块周围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血脂变化等病理变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通督调神止痛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两者疗效的差异,期望能为枕神经痛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的60例枕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止痛针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法组)。治疗组采用以水沟、印堂、神庭、百会、内关、合谷、神门为主穴的通督调神止痛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
研究背景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逐年持续升高,腹膜透析(PD)因具有“简、便、廉、验”、较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势成为ESRD患者赖以生存的居家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之一,据悉目前已超过27万人正在进行PD治疗。PD治疗作为肾脏替代治疗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患者是否拥有一套有效的透析通路。临床上,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是导致透析中断和透析管丢失的两大因素之一,是导致技术性
目的 通过观察腹针联合体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两者差异,客观评价腹针联合体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将纳入的70例心脾两虚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针联合体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体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经过4周连续治疗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
研究目的:随着乳癌治疗手段的丰富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乳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不断增加,尤其是心血管毒性反应。本研究以含AC化疗方案为切入点,探讨乳癌含AC方案化疗所致相关心毒性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探讨其证型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全程管理提供预警与防治思路。研究方法:1结合纳排标准,纳入含AC方案化疗所致心脏不良事件的乳癌患者27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年龄、登记号),病
目的:体质类型的偏颇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耐受性和倾向性均不同。通过体质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于进行系统性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临床调查,获得了成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及日常生活习惯等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探讨所获取的资料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运用体质理论指导临床治疗,为本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客观理论数据。方法:选取2020年4
目的:1.文献研究:通过meta分析进行文献研究来评价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核心症状的临床疗效。2.临床试验试验一:通过进行综合治疗方案与单纯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ADHD的对照研究,来探索综合治疗方案干预ADHD的临床疗效。试验二:通过进行综合治疗方案与单纯中药汤剂治疗ADHD的对照研究,来探索综合治疗方案干预肾虚肝亢证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1.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
研究目的通过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体质、证型分布规律,应用三辨诊疗模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汤毅主任治疗的临床经验,为应用三辨诊疗模式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体质辨识量表、证型判定表、症状积分量表的评测并记录数据,口服汤药为汤毅主任应用三辨诊疗模式进行治疗的药物,患者治疗8周后复测症状积分量表。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数据的收集整理,探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素构成及分布特点,分析本病患者各证素与HP感染的关系,旨在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素辨证规范化和中医药诊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期望中医证素辨证能够在临床辨证及疾病防治方面有所影响。同时分析总结宋平主任对本病的诊疗经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符合要求的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