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OFDM系统同步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宽带(UWB)技术由于极高的传输速率,极低的发射功率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超宽带系统凭借它自身的优势已成为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方案之一。MB-OFDM超宽带系统的核心技术是OFDM,但是OFDM技术对载波频率偏差非常敏感,其频偏误差必须小于子载波间隔的百分之二左右才不会对系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的重点就是对MB-OFDM超宽带系统的定时和频偏同步技术的研究。   首先,详细介绍了超宽带系统的信道模型及其具体实现,概括介绍了MB-OFDM超宽带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系统模型,重点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讨论了定时和频偏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其次,从定时和频偏的角度,对几种经典的同步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Schmidl& Cox的定时算法,由于其循环前缀的存在符号定时会产生一个平台,影响了符号定时。本文正好利用这个平台用于帧检测,并讨论了不同循环前缀下的帧检测概率。Minn算法和本地滑动相关算法用于符号定时,是本文提出的新的符号定时方案的基础。基于导频的频偏跟踪方案是本文进行相位跟踪时参考的基准。   最后,提出了一种针对超宽带系统标准,适用于MB-OFDM UWB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案,这也是本文的最大贡献。该同步方案时域利用前导符完成了帧检测、结合本地训练序列完成符号定时、频偏估计任务,在频域利用导频信号完成剩余载频跟踪任务。整个同步方案计算量少,结构实现简单;同步算法和理想同步的性能曲线比较,说明该同步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超宽带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近年来,超宽带技术作为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项崭新的技术越来越吸引
智能视觉监控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它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来对被监控场景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定位、跟踪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有关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市场的迅速发展,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其各种标准和规范已达成协议并已进入商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主要国家都
随着因特网(Internet)技术同新月异的发展,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分布式应用成果相继出现。对等网(简称P2P)作为以文件共享为初始目的的应用网络,允许任意终端用户对等体(Peer)之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带宽情况下显著提高系统容量,同时可以对抗无线信道的深衰落。因此,MIMO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中最具吸引力的技术之一。块对角化(BD,)是
伴随着物联网体系的快速发展,物品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在的主流技术有条码识别技术、RFID识别技术和金属标签识别技术等。金属标
信号到达角估计(DOA)是阵列信号理论领域重要分支,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它在许多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当信号在水下进行传输时,由于存在大量的介质干扰不利于电磁波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