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人为本"的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为理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角度,对教育者主体性的研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逐一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首先,全文是在肯定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教育者主体性一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有些学者过分夸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有些学者认为教育者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定程度上使学术界缺乏对教育者主体性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其次,教育者主体性研究必须在"以人为本"视域下展开,以其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初期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指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注重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责任意识与个人利益的共同发展。从理论上讲本文是对目前教育者主体性研究缺失的补充,从实践来讲本文提出对策又可以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通过阐述主体、主体性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根据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成果重申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此为基础最终确定本文从教育者角度出发研究主体性;同时,以人为本与教育者主体的契合指明马克思人学要求从人的角度研究主体性,以及"以人为本"对教育者主体性研究提出新要求,对其提供价值导向;第三部分,从教育者的主导性、独立性、创新性、主动性四个方面出发研究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部分,也是论文的重点章节,针对前面的困境和原因,在"以人为本"视域下试图找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对策,践履"以人为本"理念,增强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等等。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又对教育者主体性发挥具体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也希望本文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建议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