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中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是在公平性层面还是在可持续性层面上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政府已经开始对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问题表现出足够的重视。针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建立国民基础年金制度就是其中一种应对“双轨制”问题的策略和途径。本文通过对国民基础年金制度的理论依据、优势和缺陷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将国民基础年金制度改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作用阐述清楚,从而帮助对国民基础年金制度有更好的理解。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所有退休人员都进入到同一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来,这也为中国进一步实现国民基础年金提供了部分现实层面的可能性。国民基础年金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因为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着各种问题,其建立和发展也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当前社会中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收支失衡,经济下行对财政资金保障的冲击,不断加强的劳动力流动和转移趋势和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诸多弊病等,这些因素成为了推动政府进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试行国民基础年金制度的强大动力。 国民基础年金制度的建立将对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它能够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改革的步伐,努力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感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然而,在认识到国民基础年金制度重大意义的同时,也需认清国民基础年金制度自身也存在着短板和不足。这些短板或不足之处有制度本身原因所产生的,也有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后出现的相关制约因素,而这会给国民基础年金制度的建立带来困难。因此,对于该制度的认识应该保持客观、全面和准确,同时也要及时明确制度在未来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在认识和建立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适时推动国民基础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努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