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加拿大女作家。她创作了诗歌、长短篇小说、理论批评等大量作品,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在2000年《盲刺客》为阿特伍德赢得布克奖。自从这部小说出版以来,很多西方学者纷纷对它进行评论和介绍,其中大部分的评论主要是从女性主义、叙述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这部小说的结构、写作风格和内容主题等。到目前为止,欧美学术界尚未从认知诗学方面讨论这部小说。而目前国内评论《盲刺客》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但无一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角度切入揭示其深刻的主题和思想。由于《盲刺客》的主要叙述者是艾丽丝,并且艾丽丝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小说中与其他主要人物相关的各种文本客观世界,因此这篇论文是从艾丽丝的视角进行分析的。本文从认知诗学中的可能世界的理论角度切入,以《盲刺客》中主要人物相关的信仰、期望、计划、义务、愿望和想象等文本客观世界为基础,具体分析艾丽丝认知下的与小说中主要人物相关的各种可能世界,包括知识世界、计划世界、义务世界、愿望世界和幻想世界。从这些可能世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知识世界是人物进一步心理活动发展的基础,同时对人物心理和性格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人物意图会计划世界做好了准备和基础;而在意图和计划世界中,由于计划世界的受挫、落空或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物在个人义务世界中有意或无意的失职,从而进一步又导致了愿望世界的失败和幻灭,促进人物产生极度欲望追求心理或恐惧心里,从而产生梦幻空间和梦幻景象,进一步构建了人物的内心幻觉,从而形成幻想世界。各个人物之间的义务世界的相互矛盾和冲突导致了各个人物愿望的幻灭和无望,同时也导致了各个人物的悲剧结局,从而强调了一个人应对他人义务给予更多关注,解决人与人之间各种冲突和问题,才能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也表现了阿特伍德强调人格道德对人类幸福生活的不可或缺性。叙事者艾丽丝所认知的可能世界体现了小说人物之间的冲突与幻灭的主题,且又无限逼近小说人物中文本客观世界。这种逼近而非完全一致不仅体现了这部小说另一种解读观,深刻反映了作为多重角色的艾丽丝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