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了3G牌照,标志着我们国家电信行业正式进入3G时代。可以预见,以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载体和相关技术将在3G时代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为了提升我国在移动多媒体领域的竞争力,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视频压缩标准AVS-M,旨在为迅猛发展的移动多媒体技术提供更为先进的编码标准,同时也避免了使用国际标准产生的高昂的专利费用。然而无线信道具有时变、误码率高以及带宽资源有限等特点,且视频编码中为减少冗余而采用的预测技术及可变长编码技术使得解码器对码流错误极为敏感,很容易产生错误累积效应。因此,AVS-M的视频数据更需要鲁棒性强的传输机制予以保护。
本文首先介绍了AVS-M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特点,其次分析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视频数据的差错控制的几种常用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差错控制思想,主要研究了下面两种算法:
(1)正向差错跟踪技术:通过编码器中保存的运动矢量对当前编码帧的像素进行跟踪,判断是否要需要采用帧内刷新,并验证其差错控制效果。
(2)逆向差错跟踪技术:仍然通过编码器中保存的运动矢量,但是根据解码器报错的宏块及出错块位置信息直接判断当前编码块的错误区域。
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基于反馈的差错控制机制能较好的弥补传统的其它错误控制算法的不足,对提高信道的鲁棒性有较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