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径传输的应用层QoS评价模型和决策方法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MS媒体传输模式采用完全依赖承载网络的单径传输模式,但是承载网络传输技术滞后于业务网络发展需求,存在着端到端QoS保证困难、带宽瓶颈效应突出、传输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IMS业务的发展。构建基于应用层中继的IMS媒体多径传输,有助于弱化IMS业务对承载网络QoS保证条件的依赖,即使承载网络物理路径无法提供传输QoS保证,只要多径传输的“耦合QoS条件”超越某个“阈值”,仍有可能实现满足用户QoE的传输服务。建立用户业务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应用层QoS条件和各条路径QoS条件的关系模型和相关的策略方法,是实现目标多径QoS传输的技术依据,也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研究分析了业务QoE和路径QoS相关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业务QoE和路径QoS条件之间的关系,结合多径传输服务服务质量保证应用需求,深入研究了相关的应用层QoS评价模型和决策方法。主要工作和成果是:1)提出了满足QoE条件的“阈值决策”方法,作为多径传输应用层QoS策略决策的基础;2)面向QoE技术评价指标,通过对传统QoS要素进行扩展,结合路径和中继两方面因素提出了一种业务QoE与端到端QoS保证条件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端到端QoS保证条件与各区段路径QoS条件参数的关系模型;3)面向QoE非技术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决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用户主观因素“业务价格”的QoE用户期望量化模型;4)设计了多径传输应用层QoS策略决策仿真方法,并验证了“阈值决策”技术方案和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应用层QoS评价模型和策略决策方法是IMS会话协商、中继路径选择、端到端路径选择、多径传输控制中的负载分配策略的决策依据,是实现多径传输QoS保证的技术关键,本文工作正是对这一技术领域的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图像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可视电话等领域中。如何解决图像信息与信道容量之间的矛盾是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基
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家用中央空调控制器的局限性独立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模糊控制器,设计了完整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虽然本文设计的家用中央空调模糊控制器的控制量为离散值,但
学位
面向云计算的虚拟数据中心(Virtual data center: VDC)以其低廉的价格和非常有吸引力的按需付费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从部署专用服务器的传统运营模式转向租
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中,光纤的双折射、传输损耗、保偏性能等方面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普通单模光纤在遭受各类干扰因素,如横向受压、弯曲、扭转、椭圆芯和温度等的影响下,
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WOBAN)有高速后端光接入和灵活前端无线接入,是解决接入网瓶颈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是当前研究热点。本论文是针对WOBAN的网络部署和节能优化两个方面开展研
印刷过程中,印品的质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以印品画面的监控和样张为依据,适当调节供水、供墨等,才能进一步改善印品的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全光网(AON,All Optical Network),以其较高的数据传输能力,巨大的吞吐量,低误码率等优点,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需求,将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通信网络之一。然而,由于全光网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在3GPP标准中,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所采用的数字预畸变线性化技术.我们主要采用了一种基于查阅表的自适应预畸变算法,并通过Agilent公司的ADS软件来进行测量
Ad Hoc网络是不依靠任何固定基础设施的分布式无线多跳网络,它具有无中心、自组织、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和移动终端资源有限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很多路由协议被提出,其中,典型
研究带乘性噪声系统的信号估计理论是随机系统信号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研究在石油地震勘探、通讯工程、水声探测、语音处理等领域都具有实际意义.以往对这类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