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所需的基本资源之一,土地质量的好坏影响土地的产出和使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增大,对其进行评估,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典型市县级-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西部的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估,综合分析了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采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区域的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健康质量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综合考虑地质背景条件、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现状等生态及其它条件,对土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区表层土壤元素分析表明,大河西先导区西部土壤中植物营养有益元素整体上较丰富。主要营养元素如氮、有机碳(TOC)、硫等均出现大面积丰富的地区。但也存在较大区域的土壤中缺乏一些营养有益元素,全磷、全钾、钙总量整体上缺乏。硒元素在分布丰富。主要分布在夏铎铺镇和雨敞坪镇,富集区域达90%以上,为富硒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壤资源。碘元素含量较低。全区基本都属于碘元素缺乏区。 根据主导性、系统性、独立性、生产性、空间变异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用性、相对稳定性和区域性等原则筛选确认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指标为:必需大量元素 N、P、K,必需微量元素 Mo、Mn,环境指标 pH、Cd,健康指标 Se、I。研究区土壤肥力以中等为主,土壤环境健康以中等为主。土地质量整体优良。 以土壤肥力、健康环境质量、地貌类型、土壤自然质量分为指标进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可知全区宜农性中等以上的土地面积占75.89%,不宜农的土地面积占2.4%;约41.75 km2比例占7.76%的土地宜进行建设用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