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介导雄性不育基因转化柑橘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在所有水果种类中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一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柑橘产业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危害严重,成熟期过于集中,品种结构不合理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优良柑橘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柑橘业受到巨大挑战,这就需要培育出更多优良柑橘品种来参与市场竞争。我国许多地方良种例如椪柑、沙田柚等品种种子较多,影响市场竞争力。改良这些品种,实现无核化可提高其竞争力。但是因为柑橘上存在童期过长、多胚性和珠心胚现象、遗传的高度杂合及单性结实等特点,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受到限制,影响了育种工作的进行。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现有的优良柑橘品种中,对其某一个或几个性状进行改良,创造出柑橘优良品种,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本研究以现有一些多籽的优良柑橘品种的愈伤组织、上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入雄性不育基因TA29-barnase,期望能够得到雄性不育植株,为柑橘无核育种探索新的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研究了除草剂对柑橘胚性愈伤组织、上胚轴和子叶的生长分化的影响。确定了在柑橘转化实验中,筛选抗性愈伤组织、上胚轴和子叶生长分化的适宜除草剂浓度为9.25mg/L。 2 对柑橘上胚轴、子叶的高频再生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默科特橘橙上胚轴选择MT+BA0.5mg/L+IAA0.1mg/L的生芽培养基,再生频率为96.8%,平均再生芽数为1.7;红江橙上胚轴选择MT+BA0.5mg/L+IAA0.2mg/L的生芽培养基,再生频率为54.4%,平均再生芽数为1.5。 3 在对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的转化中,得到一些柑橘品种的抗性愈伤组织,改良橙再生出胚状体,有待于进一步再生、检测。 4 对影响柑橘上胚轴和子叶遗传转化效率的有关因子进行了初步优化,实验表明:预培养对上胚轴和子叶的转化不利。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很关键,共培养3天,转化效果较好。 5 对以红江橙上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得到的抗性芽进行了PCR检测,结果有4株再生的红江橙的抗性芽经检测被确定含有TA29-barnase基因。再生的强得勒柚和沙田柚的抗性芽正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有待于进一步检测。
其他文献
为建立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试管苗、筛选被野生农杆菌转化的大田茶树根系以及毛状根的诱导、培养进行了研究。 用发根农杆菌9402、15834、1000、1025、1601感染大红、安化圆叶、东湖早3个茶树品种试管苗的不同外植体。只有发根农杆菌1025感染具有少量叶片的大红茎段外植体,在1/2MS培养基上培养50 d,获得了毛状根。 大田茶树的毛状根从根诱导
杨梅(Myrica rubra Seib. et Zucc.)为杨梅科(Myricaceae)杨梅属(Myrica spp.)的亚热带果树,是我国的特产水果之一。近年来,在浙江象山县的本地炭梅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优质
在自控环境的现代温室中以节能栽培为目的、以现代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的甜椒(Capsicum annum L. var.grossum Bailey)为试验材料,通过在适温(25/21℃)和亚低温(21/15℃)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公平而有质量”是新时代赋予高中教育的新使命.公平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本文以耐热性不同的三个大白菜自交系(耐热性强的自交系A、中耐热的自交系C、不耐热的自交系B)为试材,对常温下和高温胁迫下大白菜幼苗叶片的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