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宽浅式筒型基础失效模式及承载力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海上风电也迅速发展起来,与陆上风电相比,由于海上风电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设计施工费用明显提高,其中用于基础设计施工增加的费用最多。比较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基础,发现筒型基础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但适用条件广,而且设计施工简便,节约成本。筒型基础作为海上风电新型基础,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筒基的失效模式及承载力是值得重视的一项问题,一旦基础失稳将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大部分海域以淤泥质粘土或粉质砂土为主,压缩性很强,在外荷载作用下导致基础变形很大。很多学者对窄深式筒型基础的承载特性进行了不少研究,发现其破坏模式类似于桩或锚,但对用于浅滩地区的宽浅式筒基承载特性研究很少,破坏机制不明确,本文针对这种宽浅式筒型基础的失效模式、承载力及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简述国内外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各种基础形式的应用及优缺点,突出筒型基础在目前海上风电发展中的优越性。(2)从理论、试验及数值计算三方面总结了筒型基础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3)假设宽浅式筒型基础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模式,提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公式,为今后大直径浅埋深筒型基础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对粉砂性土中的宽浅式筒型基础的失效模式及承载力进行模拟,考虑了筒土间的接触及土的塑性变形,分析了不同径长比下,筒型基础破坏模式及土压力分布规律。并将地基承载力有限元结果与理论解进行比较,验证理论解的合理性。(5)采用swipe试验加载方式与荷载控制法相结合,较准确的模拟实际情况,得到二维及三维破坏包络面,为宽浅式筒型基础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