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综合客运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合理规划、设计、建设与否直接影响着综合客运网络的整体效率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关系到乘客在枢纽内集散换乘的出行效率。目前我国针对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还是一种宏观的规划工作,缺少运用交通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枢纽从规划到建设实施的中微观层面的设计工作。为此,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探讨枢纽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文首先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在交通规划中所处的地位,阐述了枢纽交通设计的对象、目标、原则、内容与流程,从而构筑了贯穿于交通规划、土木工程设计与运营信息管理的枢纽交通设计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枢纽的空间资源整合优化为研究内容,从枢纽的设施布局和能力配置两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在枢纽设施布局方面,首先从交通设计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系统构成,从出行者在枢纽内的活动出发,提出了行人流线生成方法、流线分析和冲突消除方法,并以流线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将枢纽流线干扰度、换乘阻抗作为衡量枢纽布局结构效用的定量评价指标,建立了以结构效用最优为目标的设施布局优化模型。在枢纽能力协调规划方面,针对客流经过通道类设施、服务类设施和换乘类设施的不同延误产生机理,分别建立了乘客通过通道类设施、服务类设施的延误模型和乘客在换乘类设施的平均候车时间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及验证。将轨道交通枢纽抽象成一个由点和弧组成的有向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层为枢纽行人网络系统总体效率最优化,下层为标准的用户最优问题的设施能力优化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枚举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以设施布局和能力优化结果为依据,针对枢纽内局部交通设施(包括步行通道、售检票设施、公交候车区域、自行车停放区等)进行了微观交通设计研究。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从外汇管理角度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外汇管理存在法律滞后、职责不清和监管薄弱等问题,与相关部门协调监管也存在多头管理、制度碰撞和机制缺失等现象。
本文从经济法角度探析与认识消费者知情权的起源,产生和发展,为更进一步理清消费者知情权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消费者权利的知情权重要价值,并且积极探索弱势消费者的保
电源设计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环境空气质量检测仪的使用环境,给出了环境空气质量检测仪设备电源保护电路方案,对防接反、防浪涌、防雷、滤波及
9月3日至16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00名运动员同场竞技,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正>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安科瑞公司成功推出了Acrel-5000能耗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建筑的不同能耗数据,如建筑的电、水、气、油、可再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是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科是教育部首批"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试点学科。针对现代园艺产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研究
根据国内外经验,物流对于经济的作用与物流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物流效率对于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巨大,而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物流效率研究可以帮助提高物
随着数码成像产品和大容量存储设备价格的日益低廉,每天都会产生成千上万的数字照片,导致互联网上多媒体信息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此外,图像搜索引擎(如Yahoo!、Google)和在
钱钟书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个性风格的作家和著名学者。其长篇讽刺小说《围城》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围城》连载于1946年的《文艺复兴》杂志,1980年人民文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