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声诺维联合超声辐照HXO-44Rb细胞的安全条件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HXO-44Rb细胞的安全条件。 方法:将培养好的HXO-44Rb细胞以1×105个/孔接种到24孔细胞培养板上,设置4组:第1组:空白对照组(HXO-44Rb细胞);第2组:细胞+声诺维(造影剂浓度10%、20%);第3组:细胞+超声辐照(辐照方案:辐照时间40 s、60 s、80 s,辐照声强0.5 w/cm2、1.0 w/cm2、1.5 w/cm2、2.0 w/cm2);第4组:细胞+超声辐照+声诺维组(辐照方案:辐照时间40 s、60 s、80 s,辐照声强0.5 w/cm2、1.0 w/cm2、1.5 w/cm2、2.0 w/cm2,造影剂浓度10%、20%)。以上各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分别于辐照2h、24h、48 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情况。 结果:在辐照时间为40 s、60 s、80 s,辐照声强为0.5 w/cm2、1.0 w/cm2、1.5 w/cm2,造影剂浓度为10%、20%的情况下,在各个时间点观察时,肿瘤细胞的外形维持球形,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仍呈片状、团状聚集生长,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最低(98.40±0.2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辐照时间为40 s、60 s、80 s,辐照声强为2.0 w/cm2,造影剂浓度为10%、20%的情况下,肿瘤细胞外形肿胀,培养基中可见细胞碎片,细胞间隙较其他组分散,MTT法检测到细胞的存活率为(89.12±0.97)%,较其它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HXO-44Rb细胞在辐照时间为40 s、60 s、80 s,辐照声强为0.5 w/cm2、1.0 w/cm2、1.5 w/cm2,造影剂浓度为10%、20%条件下,各组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辐照时间为40 s、60 s、80 s,辐照声强为2.0 w/cm2,造影剂浓度为10%、20%的情况下,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为(89.12±0.97)%,较其它组明显降低。 第二章 UTMD介导载hsv1-tk-gfp质粒转染HXO-44Rb细胞实验条件的优化及结果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介导载hsv1-tk-gfp质粒转染HXO-44Rb细胞的可行性;对比不同辐照条件及造影剂浓度下介导hsv1-tk-gfp质粒转染HXO-44Rb肿瘤细胞效率的差异,探索最佳转染条件。 方法:将培养好的HXO-44Rb细胞以1×105个/孔接种到24孔细胞培养板上,设置5组:第1组:空白对照组(HXO-44Rb细胞);第2组:细胞+质粒;第3组:细胞+质粒+超声辐照(辐照时间:40 s、60 s、80 s,辐照声强:0.5 w/cm2、1.0 w/cm2、1.5 w/cm2);第4组:细胞+质粒+声诺维(造影剂浓度:10%、20%);第5组:细胞+质粒+超声辐照+声诺维(辐照时间:40 s、60 s、80 s,辐照声强:0.5 w/cm2、1.0 w/cm2、1.5 w/cm2,造影剂浓度:10%、20%)。每组共3个复孔,质粒用量均为1μl/孔。转染24h,48h后于倒置荧光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分布情况;转染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sv1-tk-gfp质粒转染率,MTT检测细胞存活情况。 结果:各组中:第4组中条件:辐照声强为0.5 w/cm2、1.0 w/cm2、1.5w/cm2对应的转染率分别为(3.82±1.03)%、(6.53±1.07)%,辐照条件为辐照时间60 s、辐照声强1.5 w/cm2、造影剂浓度为20%下质粒的转染率最高(14.07±0.21)%,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TT法检测各组间细胞存活率在(98.40±0.21)%~(98.47±0.2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辐照时间为60 s、辐照声强为1.5 w/cm2、造影剂浓度为20%的条件下hsv1-tk-gfp质粒转染率最高。 第三章 hsv1-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HXO-44Rb细胞杀伤作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检测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介导载hsv1-tk-gfp质粒转染HXO-44Rb细胞后hsv1-tk/GCV自杀基因系统诱导HXO-44Rb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 方法:将培养好的HXO-44Rb细胞以1×105个/孔接种到24孔细胞培养板上,设置3组:第1组:空白对照组(HXO-44Rb);第2组:细胞+昔洛韦(昔洛韦浓度:1μg/ml、10μg/ml、100μg/ml、1 mg/ml);第3组:细胞+质粒+超声辐照+声诺维+昔洛韦(辐照时间:40 s、60 s、80 s,辐照声强:0.5 w/cm2、1.0 w/cm2、1.5 w/cm2,造影剂浓度:10%、20%;昔洛韦浓度:1μg/ml、10μg/ml、100μg/ml、1 mg/ml)。细胞数量均为1×105个/孔,质粒用量均为1μl/孔。转染48h后倒置荧光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各组加入昔洛韦浓度为1μg/ml、10μg/ml、100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未见明显降低;加入1 mg/ml的昔洛韦后,辐照声强为0.5 w/cm2、1.0 w/cm2,HXO-44Rb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5.29±0.94)%、(92.58±1.29)%;在1.5 w/cm2、60 s、20%的条件下(55.26±1.21)%,较前两组条件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结论:HXO-44Rb细胞中hsv1-tk-gfp质粒转染率达到(14.07±0.27)%,前体药物GCV单次给药浓度达到1 mg/ml时可导致HXO-44Rb细胞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