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硫氧镁水泥是由轻烧氧化镁粉与一定浓度的硫酸镁溶液混合而成的,具有环保节能、耐火耐热、导热系数低等优点,这些性能使硫氧镁水泥制品在作为轻质保温隔热墙板、防火构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硫氧镁水泥又表现出力学性能差、物理性能差以及耐久性能较差等缺点,这些缺点进一步限制了镁水泥作为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环保资源,具有保温增强增韧等优良性能,比起肆意焚烧带来的各种危害,将其与硫氧镁水泥复合可以更大的发挥玉米秸秆的价值,因此本文创新性的利用玉米秸秆对硫氧镁水泥的传统缺陷进行改性。本文首先研究了玉米秸秆对硫氧镁水泥的改性效果,根据参考文献确定硫氧镁水泥的基础摩尔比,在此配合比基础上掺加秸秆提高硫氧镁水泥的性能,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探究玉米秸秆掺量对镁水泥强度、耐水性、导热性、抗冻性等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秸秆掺量。然后通过复掺发泡剂制备成轻质泡沫硫氧镁水泥,研究发泡剂对硫氧镁水泥轻质材料强度、导热系数、软化系数以及冻融循环的影响。最后探索了不同的养护条件对两种轻质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并借助SEM、XRD和MIP测试方法分析改性硫氧镁水泥的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可以有效地改善硫氧镁水泥的基本性能。秸秆的韧性好、重量轻、保温性能优异,与水泥基体之间有较好的粘结状态,使改性后的硫氧镁水泥具有良好的宏观性能。通过XRD试验并未发现水泥中有新的相生成,利用SEM测试可以清楚看到秸秆与水泥良好的粘结面,秸秆的加入改变了水泥的孔的分布,孔直径随秸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试验可知秸秆纤维的最佳含量为15%,此时改性镁水泥28d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提高了50.8%和73.3%,导热系数降低了58.4%,冻融循环后强度和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了69.6%和65.4%。通过加入不同含量的发泡剂制备出28d强度在1.6~3.9MPa,密度在302.3~533.1Kg/m~3,导热系数在0.0824~0.1443W/m·k的轻质硫氧镁水泥材料。秸秆改性硫氧镁水泥和泡沫硫氧镁水泥的最佳养护湿度均为60±5%,但是二者所需的最佳养护温度不同,秸秆改性镁水泥需要在35℃条件下养护,此时强度提高了41.7%,泡沫硫氧镁水泥需要在30℃条件养护,此时强度提高了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