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动物模型,研究枸杞子提取物(LBA)对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新生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10只)、左旋多巴组(10只)及LBA组(10只)。出生1周后,应用褥式缝合法缝合所有幼鼠左侧眼睑,建立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三组每日分别经口给予等量的NS (0.9% NaCl)、L-dopa(20mg/kg)及LBA(10mg/kg),喂养满6周。取材前5天将30g/L荧光金注射到所有大鼠双侧的上丘和外侧膝状体,通过荧光金逆行标记观察视网膜铺片中RGCs形态和数量的变化。结果①视网膜铺片中标记的RGCs为黄白色,胞体形态多样,可见荧光充盈的细胞突起。②NS组、L-dopa组及LBA组中左眼的RGCs密度明显低于右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③与NS组相比,L-dopa组及LBA组左眼RGCs密度均明显升高(P<0.01),而L-dopa组及LBA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L-dopa组及LBA组RGCs的存活率分别为85.17%±4.42%和84.31%±5.97%,均明显高于NS组71.35%±6.34%(P<0.01),而L-dopa组及LBA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在剥夺性弱视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的关键期,LBA可有效地保护RGCs,提高RGCs存活率。②LBA对RGCs的视觉保护作用与治疗弱视的常规用药左旋多巴效果接近。目的建立单眼剥夺性弱视大鼠动物模型,研究视觉发育敏感期不同阶段枸杞子提取物(LBA)对视皮层17区Bcl-2和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新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生理盐水组(24只)、LBA组(24只)。出生7天后,应用褥式缝合法缝合NS组和LBA组幼鼠左侧眼睑,建立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模型。NS组及LBA组每日分别经口给予等量的0.9%NaCl及10mg/kg LBA,正常组自由进食,于生后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70天分别取材制片,采用Nissl染色测量视皮层17区神经元的数目和截面积,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皮层17区相应区域Bcl-2和NGF的表达。结果①Nissl染色显示剥夺性弱视大鼠右侧视皮层分层欠清晰,神经元排列相对疏松,细胞形态及突起不规则,Nissl小体表达有所减少,可见胞核缩小、着色加深。②LBA组大鼠生后28天至70天,右侧视皮层神经元的数量和截面积明显同龄NS组大鼠的对应区域,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LBA组大鼠生后21天至70天右侧视皮层Bcl-2阳性细胞的数量和OD值高于同龄NS组并低于正常组大鼠的对应区域,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LBA组大鼠生后42天及70天,右侧视皮层17区NGF阳性细胞的数目和OD值高于同龄NS组大鼠的对应区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大鼠视觉发育敏感期,剥夺性弱视可导致视皮层神经元细胞数目和截面积低于正常组。②LBA对剥夺性弱视大鼠在视觉发育可塑性的关键期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作为弱视治疗的临床备选药物。③LBA对剥夺性弱视大鼠视觉发育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及NGF的表达有关,以促进神经细胞的营养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