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君子兰属(Clivia Lindl.)的常绿宿根花卉植物,叶、花、果并美,可以四季观叶、三季看果、一季赏花。我国君子兰产业化发展迅速,东北地区的长春、鞍山等地是我国君子兰的主产地。但君子兰在辽宁温室栽培中自然花期往往在春节之后的3月份,对其商品价值影响很大。君子兰是重要的年宵花卉,在春节前开,其价格高。因此,有必要研究君子兰的花芽分化规律,从而有效调控花期,使花期提前至元旦、春节前,将大大提高君子兰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四年生大花君子兰为试验材料,利用徒手解剖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其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利用温度和赤霉素处理对大花君子兰进行花期调控,利用代谢组学测定大花君子兰不同花芽分化各时期内源物质的变化规律,期望为君子兰人工控制花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主要结论如下:大花君子兰在沈阳地区温室中物候期观察结果表明,2月初花葶开始显露,至3月初花葶停止长高,花期始于3月中旬,结束于4月下旬,整个花期经历40 d左右,盛花期持续大约20~30 d,之后花开始凋落,4月底进入末花期。在5月上旬果实开始膨大,翌年1月上旬果实成熟。通过对大花君子兰一整年的花芽分化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大花君子兰花芽分化类型为一年多次分化,较多数量的四年生大花君子兰同时存在2个花序,少部分植株同时存在3个花序,花芽分化与植株营养体的叶片数量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每两个花序之间相隔4~5片叶。利用石蜡切片法,将大花君子兰花器官形成过程划分为7个时期:初始分化期、总苞原基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夏季7月底对大花君子兰分别进行10℃的连续低温冷藏处理500 h和1000 h,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0 h处理和1000 h处理均未达到促进大花君子兰提前抽葶开花目的,500 h处理和1000 h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对照组、500 h处理和1000 h处理结果,其中第一株植株抽葶日期分别为:对照组为2月15日,500 h处理为2月10日,1000 h处理为2月13日。秋季对大花君子兰分别进行1周、2周、3周、4周、5周、6周、7周的连续10℃冷库低温处理,随着冷藏时间增加,君子兰抽葶率越高,可有效使花期提前。经过低温处理后,高温温室的植株开花率要好于低温温室的,且盆栽的要好于裸根的,低温处理第3周时,君子兰抽葶时间提前,各个处理的抽葶率分别为:高温温室盆栽植株为70%,低温温室盆栽植株为10%,高温温室盆栽植株为60%,低温温室裸根植株为10%。在9月初对大花君子兰分组进行0 mg·L-1、50 mg·L-1、100 mg·L-1、200 mg·L-1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经赤霉素处理可提前花期30~40 d,1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的植株开花时间较长,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大花君子兰花葶长度及花朵数量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其中200 mg·L-1赤霉素处理的大花君子兰抽葶的时间最早,11月7日开始抽葶,抽葶率为70%;100 mg·L-1赤霉素的大花君子兰抽葶率为90%;50 mg·L-1赤霉素处理的大花君子兰抽葶率最高100%,综合来看,50 mg·L-1和100 mg·L-1赤霉素处理的花期提前效果较好。以大花君子兰嫩叶为研究对象,对大花君子兰的四个不同花芽分化时期样品,进行代谢组学测序分析,试验表明,正离子下共检测出11,882个代谢物,在KEGG数据库中找到相对应途径的代谢物有4,942个;在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9,057个代谢物,在KEGG数据库中找到相对应途径的物质有3,132,大花君子兰的花芽分化过程中检测出大量的代谢物,大花君子兰花芽分化内部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多条代谢途径共同参与完成。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趋势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不同时期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氨基酸合成途径、嘌呤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等。结果表明,在大花君子兰花芽分化及生长过程中,植株在进行着大量的代谢物质转换及营养物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