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是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力较大的哲学家之一。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是他从西方新实在主义的立场出发,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建构的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在这个新的哲学体系中,他的天人观是构成新理学体系中的一条主线索。冯友兰提出了人生境界的四个划分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他看来,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们容易达到的,且处于这两个境界中的人广泛存在。而要想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则是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的。这种努力和行动不仅是现实努力的表现,还需要一种观念的觉解,即冯先生主张通过哲学观念,由理性自觉其为宇宙的一员,由知天、事天、乐天,最后达到同天的境界。虽然有消极之处,但冯先生倡导的中国哲学传统和哲学思维的理性主义方法以及重觉解、重行动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不仅从哲学角度界定了人生的四种境界,更是在方法论上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求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主要功夫,就是致知用敬。用敬靠力,致知需才。”冯友兰先生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哲学十分精通。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是组成其哲学思想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其中对他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宋明理学,尤其宋明理学中的程朱理学。其“新理学”哲学体系正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之上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创新创立起来的。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本来只能提高人的境界,本来不能使人有对于实际事物的积极的知识,因此亦不能使人有驾驭实际事物的能。”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并不能教给人具体实际的科学知识,但它能提高人的境界,能使人不断的超越自我,从而发现自身更高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之中,人一方面是不断提升了对于哲学世界的“真际”的领会和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领会和了解,解答了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虽无具体之用却又有人生根本的大用。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学说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的精华部分,同时又采取了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把西方哲学的理性成分与中国人生哲学相结合,从而构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境界学说。人生境界学说在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和理解冯先生整个哲学系统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冯友兰先生自己说过,他的哲学是“接着程朱讲的”,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继承,更是发展,因而有助于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此外,人生境界学说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人生境界学说本身是关注人的学说,是对人生该何去何从、生命的意义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它关心的是每个人的幸福。因此,无论是在冯友兰先生的时代,还是现代,乃至未来,这一学说都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为人生学说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冯友兰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冯友兰的“新理学”正是结合了中国哲学的传统与西方哲学而产生的,是运用了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新实在论等观点,对中国传统的理学进行发展创新的结果。人生境界说不仅是打开其哲学体系玄深之门的密钥,而且还是攀访其人生终极之思的舷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价值意蕴和层递关系,既直观描绘了人生境界存续迁转的总体图景,又深刻揭示了其可操作的实践维度,对于当前的思想道德抑或精神文明建设仍不乏理论借鉴和实际参考意义。冯友兰哲学是中西方文化哲学融合的典范,它的哲学思想在当今对于实现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有重要现实意义。工业社会的到来让生产方式逐渐现代化,促使人们走出家庭、走进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变化,思维方式、哲学内容也产生变化。冯友兰哲学将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和理想分析引入,并寻求道德伦理的转变,在善和非之间找到不在道德领域之内的中间地带,成为人们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