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简称肌少症)是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肌肉质量、力量及功能减退。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相关肌少症是指由于肾脏功能减退、毒素蓄积、蛋白质-能量消耗、慢性炎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导致肌肉力量降低、结构改变和肌肉萎缩。目前关于血液透析相关肌少症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肌少症的患病率,探讨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防治肌少症提供依据对北京市4个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共调查患者359例,其中男性218名,女性141名。收集患者资料,测定肌酐、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及利用人体成分仪进行体质分析,测定肌肉质量,上臂周径、皮褶厚度、步速及握力等,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营养、睡眠、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评分。本研究纳入359名MHD患者,检出肌少症患者83例,MHD相关肌少症患病率为23.1%,其中45岁以下、45~59岁、60~74岁、75岁及以上的患病率分别为11.54%、13.08%、27.07%、54.55%。60岁及以上老年MHD患者与老年人肌少症数据库作对比,60岁及以上MHD相关肌少症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33.9%VS1.9%,P<0.05)。将359名透析患者分成肌少症组83名,非肌少症组276名,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分析MHD相关肌少症的患病危险因素。肌少症组年龄高于非肌少症组,肌少症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肌少症组BMI小于非肌少症组,BMI值越大,肌少症患病率越低;肌少症组在步速、ASMI、握力、皮褶厚度、上臂周径、上臂肌围、脂肪含量、骨质、蛋白质、水分、骨骼肌、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等方面均明显低于非肌少症组,P均<0.05。MHD患者在步速、握力、ASMI、BMI、脂肪含量、骨质、蛋白质、水分、骨骼肌、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等方面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肌少症组尿酸、甘油三酯、肌酐均低于非肌少症组,P值均<0.05。肌少症组KT/V、高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非肌少症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962,95%CI:1.264~3.044)、营养不良(OR=2.697,95%CI=1.283~5.669)、抑郁(OR:1.707,95%CI:1.116~2.611)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BMI(OR:0.040,95%CI=0.015~0.108)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得出MHD相关肌少症患病率为11.54%~54.55%,年龄越大,肌少症患病率越高;60岁及以上MHD相关肌少症的患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年龄、营养不良、抑郁是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肌少症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错构瘤性息肉疾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斑沉着、多发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和随年龄增长的肿瘤易感性为特征性表现。目前唯一确定的PJS致病基因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STK11)基因。为了解PJS患者中STK11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以及基因突变对PJS合并肠套叠或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特开展本研究。2017年
学位
学位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缺损,长期分流会使心脏扩大,心房处于过度伸展状态并出现结构重构,介入治疗有助于逆转心脏结构重构,改变电生理活动,从而预防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这对普通人或飞行员均有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ASD患者Pmax、Pd等在介入封堵前后的变化,评估介入封堵术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并探讨飞行员ASD的航空适应性。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腹腔镜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目的:本研究就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的术中情况、术后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胰体尾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