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浓体系中SAPO-34和SAPO-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gaoyunlong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硅铝(SAPO-n)系列分子筛是由PO+2、AlO?2和SiO2三种四面体相互连接而成的,其中n代表不同的晶体结构。SAPO系列分子筛的结构种类很多,根据孔径大小划分有大孔结构(如SAPO-5分子筛)、中孔结构(如SAPO-11分子筛)和小孔结构(如SAPO-34分子筛)等。上述SAPO-34分子筛具有八元环构成的椭球形笼、圆形或起皱形结构,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尤其是应用在MTO中对乙烯、丙烯有很高的选择性,因而得到工业上的广泛应用。而具有六方对称性的SAPO-5分子筛骨架是由四元环和六元环构成的十二元环的孔道体系,具有极佳的MTG催化性能。对SAPO-34分子筛的研究一般主要集中在液相机理下的合成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而对液相机理和固相机理并存下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尚未见报道。本文分析了分子筛的起源、发展以及磷酸硅铝分子筛的演变历程,以及SAPO-34分子筛在MTO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超浓体系下SAPO-34分子筛和SAPO-5分子筛的合成,并且系统考察了各种因素对上述分子筛合成的影响。采用XRD、SEM和FT-IR等手段对SAPO-34分子筛和SAPO-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该讨论体系中能够合成高质量的SAPO-34分子筛和SAPO-5分子筛。用TG-DTG手段对所合成的SAPO-34和SAPO-5分子筛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它们均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但是相比之下SAPO-34分子筛的耐热性性更好。通过NH3-TPD分析,发现SAPO-34分子筛有弱酸和强酸中心,而SAPO-5分子筛仅仅在低温区有一个弱酸中心。通过对超浓体系下合成的样品在高温下进行长周期焙烧,发现超浓体系下合成的SPAO-34分子筛和SAPO-5分子筛均具有很好的长周期耐热性能。研究发现,在超浓体系下,晶化混合物中的硅铝比、磷铝比、吗啡啉用量以及氟离子用量对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在超浓体系中合成SAPO-5分子筛时,晶化混合物的硅铝比、晶化时间、TEA用量和CTAB用量有很大的影响,其中通过加入CTAB可以大大缩短晶化时间,以及减少模板剂TEA的用量,从而降低了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对超浓体系中合成的SAPO-34分子筛和SAPO-5分子筛进行了MTO催化性能的测试,发现超浓体系中合成的SAPO-34分子筛在用于MTO反应时,甲醇转化率高达97%,而且具有较好的乙烯和丙烯选择性;而将SAPO-5分子筛尝试用于MTO反应时,对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很低。表明SAPO-34分子筛具有优良的MTO催化性能,而SAPO-5分子筛不适合作为MTO工艺的催化剂。
其他文献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木聚糖酶与幼建鲤生长性能、消化吸收功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关系。试验选择900尾健康鲤鱼,均重为7.99±0.02g,然后将这些鱼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150
<正>本文所说的焦化苯指的是由焦炭生产过程中回收的粗苯所派生的一系列苯的总称,依据市场信息和业内人士的习惯叫法,按照由劣到优一次排列为:粗苯、轻苯、混合苯、焦化纯苯(
建筑行业的发展,使房地产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在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力度,这将关乎到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只有对财务预算进行科学合
页岩气开采常用完井方式是套管射孔+分段压裂技术,能否有效封固页岩产层,避免气体窜流泄漏和稳定气井产量,是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水泥环要经受考验的难题。从页岩地层特性、钻井
安然事件等系列美国会计丑闻现已基本上“尘埃落定”,反思这些事件的产生原因,努力结合中国的市场实际,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安然事件引发
我国当前技术节能的贡献率仅为13.4%,发展节能技术的空间很大,而且必须要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我国油气田节能技术已在系统优化、抽油机及其配套节能技术、放空天然气回收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对房地产信贷进行调控,使得房地产企业为寻求发展而寻找其他融资渠道,对于民间资本而言,其也在积极寻找高收益的投资新渠道。不难发现,房地产投资信托业
这一坛“醉生梦死”的酒王家卫的香港故事杨德建王家卫的作品是最具有香港特色的。如同张艺谋之于中国大西北,杨德昌之于台北都市,香港,是王家卫创作生命之旅的本土和源泉。相较
针对涪陵焦石坝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各向异性大,易导致发生井下故障、钻速慢、钻井周期长及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在分析该区块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页岩气水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工作信息越来越多,国有企业改革得以深入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保密工作的难度,若是出现泄密情况,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企业中保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