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超声分散制备的卵磷脂(PC)囊泡作为骨矿化时骨细胞膜模拟体系,用于改变骨主要无机矿物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的反应微环境,控制生成纳米Hap晶体的粒径大小、形状和晶型结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超声分散制备的卵磷脂(PC)囊泡作为骨矿化时骨细胞膜模拟体系,用于改变骨主要无机矿物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的反应微环境,控制生成纳米Hap晶体的粒径大小、形状和晶型结构。借助激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TEM)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酸度、反应温度和不同盐(Na+、Ca2+)溶液对囊泡的大小、形态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水溶液中有两种囊泡结构:单室囊泡(SUV),其平均粒径35~45nm;多室囊泡(MLV),其平均粒径180~320 nm。随着溶液离子浓度的增大,囊泡平均粒径增大,形态改变并伴有团聚出现,稳定性减弱,其中Ca2+离子对囊泡性质的影响比Na+更为复杂,Ca2+浓度为0.02~0.06 mol/L时,出现了管状囊泡,平均粒径较小,少有团聚,稳定性好于其他Ca2+浓度(如0.02 mol/L以下或0.06 mol/L以上)下形成的囊泡。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等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在不同环境形成的囊泡中,得到的纳米Hap晶体的粒径、晶型和分散性,当Ca2+离子浓度为0.06 mol/L时,Hap晶体的直径约10 nm,粒子呈圆粒状且具有较好分散性。本实验初步弄清了囊泡体系对Hap晶体在粒径、晶型和分散性上调控的机制,为更好地利用囊泡控制Hap及其它无机矿物的大小、晶型和结构等提供了启示,同时也有助于对骨的生物矿化过程的了解。
其他文献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进入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本世纪,能源,材料,信息成为三大支柱技术.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就是一种以特殊方式把能量信息紧密联系起来的材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行性发展的最终阶段,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各种症状所组成的综合症.尿毒症毒素尤其是分子量位于300~5,000道尔顿的中分子多肽物质是
概述了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四个系列的不对称三齿和双齿配体混配型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结合X-ray
该论文选择以杂芳环(含有不同N、S配位原子)为端基的硫醚配体和具有柔性配位构型的Ag离子为研究体系,研究杂芳基硫醚配体与Ag的配位化学,并探索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过程中
锂硫电池是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常有前途的下一代可充电新型储能系统之一。它的体系比能量高达2600 Wh/Kg。此外,单质硫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虽然锂硫电池有着比较明显优势,但是就目前发展水平来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放电比容量低、寿命短等等。导致这些缺点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硫的绝缘性(在室温下电导率仅为5×10-30 S/cm);在电化学反应中,体系会不可逆的产
催化对电极是染料敏化光伏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外电路电子对I3-的还原,从而产生I-用于染料的还原再生。传统的Pt对电极具有优越的催化活性和导电性,但其较高的成本不利于染料敏化光伏器件的商业化推广。因此设计合成具有高效电荷/电解质扩散通道和较高催化活性的非铂对电极材料对于实现廉价高效光伏器件至关重要。石墨烯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是构建多维导电和离子扩散通道催化对电极的理想基
本文首次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四种含有不同氮原子数目的二氧代氮杂冠醚功能化的聚苯乙烯。用其与氯化铜络合分别合成了四种不同的高分子铜离子络合物。用红外光谱;电导率法;光电子能谱表征了本文合成的高分子铜离子络合物的结构。研究用合成的高分子铜离子络合物与亚硫酸钠水溶液催化体系室温下催化MMA的聚合反应。提出了配位饱和高分子铜离子络合物与亚硫酸钠水溶液催化体系催化MMA聚合反应机理。 本文研究了用合成
鉴于杂环类化合物的重要性,研究并开发构建杂环结构单元的新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另一方面,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大都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和常用手段。基于上述背景,论文设计并研究了经由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合成6-溴代呋喃并[2,3-d]嘧啶核苷、萘并[1,2:4,5]咪唑并[1,2-a]吡啶和咪唑并[5,1,2-cd]中氮茚等含氮稠杂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