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水平、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探讨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体重指数、绝经状态、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之间关系,初步探索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方法采集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手术治疗的13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30例距癌组织4cm处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66例乳腺良性病患者组织。收集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分级等临床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取乳腺癌患者同期肘静脉非抗凝血3ml,同时收集60例健康对照者非抗凝血3ml。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水平。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各指标的阳性率,采用t检验,x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和关联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瘦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6.5%,高于乳腺良性病组56.1%,与癌旁组织(包括包括乳腺导管与小叶内导管53.3%和乳腺小叶50%),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3,P=0.001、P=0.004);②瘦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0.5%,高于乳腺良性病组56.1%,与癌旁组织(包括包括乳腺导管与小叶内导管43.3%和乳腺小叶46.7%),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44,P=0.005、P=0.013);③乳腺癌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307,p<0.05);④乳腺癌组织瘦素与瘦素受体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状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肿瘤大小和TNM分期的增加,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增加;⑤瘦素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91.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⑥乳腺癌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⑦乳腺癌组血清瘦素水平与组织瘦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5)。结论①瘦素与瘦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与癌旁组织,说明瘦素和瘦素受体高表达是乳腺癌的发生的危险因素。②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瘦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普遍性表达,可能提高乳腺癌细胞对瘦素的敏感性;而瘦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更易接受瘦素的应答。③随着肿瘤大小和TNM分期的增加,乳腺癌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增加,提示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影响肿瘤大小和病程的发展。④瘦素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瘦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提示瘦素对于乳腺癌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⑤高血清瘦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⑥乳腺癌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组织瘦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血清中游离的瘦素与组织中的瘦素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瘦素和瘦素受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瘦素和瘦素受体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子。